【本報台北訊】第一屆亞洲癌症論壇昨天登場,與會醫師指出,台灣肺癌病患中有三成八為不吸菸者、女性更高達八成以上,顯示台灣人罹患肺癌有其他潛在原因。
癌症治療一向以歐美研究結果為依據,然而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療效會因種族而異;為此,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與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舉辦第一屆亞洲癌症論壇,討論癌症治療的種族差異議題。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指出,抽菸被視為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統計顯示,罹患肺癌的歐美國家男性,有抽菸習慣者的比率占百分之九十三至百分之九十八,南韓、日本、中國大陸罹患肺癌的男性,有抽菸習慣者的比率占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三。不過,台灣肺癌男性病患中,卻只有百分之六十二有抽菸習慣。
在女性肺癌病患部分,歐美女性肺癌患者有一到三成不吸菸,台灣女性肺癌患者不吸菸比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六至百分之九十七,數據顯示,抽菸並非台灣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
蔡俊明表示,雖然台灣人因吸菸罹患肺癌的比率較低,但癮君子千萬不要存有僥倖心態,因為吸菸罹患肺癌後,存活率低,存活期短,對於藥物的反應也差,非吸菸罹患肺癌,以腺癌為多,治療效果較好。
他說,由於歐美、亞洲的肺癌有種族差異,亞洲人不應該一昧移植西方的治療經驗,應找出自己的治療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