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彥蘭
我有兩個兒子,他們的性格迥然不同。每次大兒子出遠門前,我都會說:「來,給媽媽抱抱。」他總是立刻走過來,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小兒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從國中開始,他就不再主動抱我了。現在,他已是高中生,要他主動擁抱更難。
某晚,我因為情緒低落,睡前一直嘀咕著一些負面的想法,無法入睡。書房裡的小兒子似乎聽到了,走過來詢問我怎麼了?我淡淡地說:「沒事,要睡了。」隔天一早,他面無表情地出門上學,沉默不語。
沒多久,他傳訊息給我,問我昨晚發生了什麼事?訊息雖簡短,但我已感受到他的關心。我回覆說,昨晚看了些負面的新聞報導,心情受影響,但現在已經好了。
第三天早上,他準備出門上學,我突然對他說:「來,給媽媽抱抱。」他說:「不用啦!」我笑著說:「你哥哥都會抱媽媽,媽媽可是從小就一直抱你長大的呀!」他一聽,立刻主動過來抱住我。
當下,內心的感動難以言喻,在旁的老公也深受觸動。從國中開始就與父母有距離感的小兒子,在那一刻,彷彿重拾當年親子的溫馨互動。
我深深體會到,親子關係的建立需要把握每一次機會。有時,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句關心的話語,都能讓我們重新連結,找回那美好的溫馨。媽媽是家中的陽光,既有些傻勁,也帶著一點撒嬌和偶爾的情緒。來,給媽媽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