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屏東縣府日前召開三場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登錄多項文化資產,涵蓋傳統工藝、表演藝術、文化資產等領域,總計新增十項文化資產,認定十五位技藝保存者與兩個保存團體,展現地方文化保存成果。
文化資產保護所表示,在傳統工藝領域,登錄「粧佛」、「神像雕刻」及「客家祖牌」為傳統工藝,並認定林明棟、李昱進及曾學政三位匠師為保存者,確保技藝的延續。傳統表演藝術方面,則新增「恆春民謠」及「排灣族歌謠」的保存者名單,包含陳慶松、高明喜(kuljilji pavavaljung)等多位藝師,進一步推動音樂文化保存與傳承。
民俗類方面,「佳冬六根莊作福拜新丁新枝」及「排灣族五年祭」獲登錄,展現民間信仰與族群文化韌性。其中,「佳冬六根莊作福拜新丁新枝」擁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並認定千山公侯宮為保存團體,而「排灣族五年祭」在日治時期遭禁止仍持續執行,並認定春日鄉力里族群文化協會為保存團體。
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方面,則包含「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王船建造技術」及「排灣族傳統石板屋建造技術」,並認定潘鳳得、陳明益、謝春長等技師為保存者,推動工藝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