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昨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聯發科攤位展出Dimensity Auto汽車平台。圖/中央社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右)在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主題演講,邀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左)擔任神祕嘉賓。圖/曾學仁
【本報台北訊】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昨日登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接力演講,剖析台灣在此波AI潮流中所扮演的角色。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則馬不停蹄為兩公司站台,下午還巡迴展區參觀廣達、緯創、鴻海、技嘉等攤位高喊「Team台灣」,他重申,台灣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基地之一、也是世界運算產業的中心;沒有台灣夥伴的協力,輝達將難以抓住這波成長機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前往南港展覽館出席電腦展及「InnoVEX 2025」開幕典禮,他表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及相關部會正研擬「AI 10大建設」草案,涵蓋創新研發的內容建設與實體基礎建設,未來會盡速提出完整計畫向國人報告。
國科會補充說明表示,此案正與國發會跨部會協調規畫中,內容包括重要的AI新科技等,智慧機器人即是重要的項目之一。
兩年前親繪NVIDIA AI手稿 曝光
劉揚偉昨在演講中首度分享兩年前由黃仁勳親繪的手稿,強調「一切就從這裡開始」。手稿寫著AI Factory、NVIDIA AI等字樣展現全新建廠邏輯:從虛擬建模、模型訓練到實體建廠「三位一體」的新建置流程,先運用輝達Omniverse數位孿生技術建構虛擬工廠模型,透過AI進行模擬分析與效能優化,待方案成熟後再投入硬體資源。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除與輝達攜手,也持續與台積電合作,今年9月完成首顆採用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晶片流片(tape-out)。最新2奈米先進製程較3奈米,效能提升15%、功耗降低25%。
盼突破摩爾定律 提升AI效能
昨日黃仁勳還針對晶片運算的物理極限釋出看法,他說,摩爾定律(Moore's law)受制於物理學的極限已經終結,當電晶體和晶片成本上升、處理器效能也遇到瓶頸,如今更需嘗試不同技術如3D晶片封裝、強化NVLink互連能力擴大多元處理器效能,或提升軟體功能,才有望突破摩爾定律限制,並大幅提升AI效能。
卓榮泰在會中指出,2月公布的「2024年全球創業觀察(GEM)調查報告」,台灣整體創業環境評比位居全球第3、亞洲第1;此外,我國新創企業家數,也由2016年2641家,增至2024年9576家,大幅成長3.6倍。除了新創企業家數成長,還大量培植數位研發人才,帶領台灣從硬體製造、軟體研發,一直到實體運用,政府也承諾會以政策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