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既節省又浪費時間的矛盾生活

 |2025.05.21
282觀看次
字級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愈來愈快,影響了人們的習慣。據YouTube的調查,大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使用者會加速播放影片;另一份由YouGov和《The Sunday Times》調查顯示,百分之二十七的人會使用更高的播放速度觀看電視節目,百分之十三的人會用超高速收聽Podcast,有人連聽歌時也會加速。而人們這麼做的主要理由就是「想節省時間」。

現代人很怕浪費時間,不管做什麼都想要快一點、更快一點,加快收看節目的速度,就會讓不少人覺得「這樣更有效率」;YouTube已收到用戶希望能夠讓播放速度提高三倍或四倍的要求,但YouTube認為這樣恐怕不可行,因為速度那麼快,影片會變得難以辨認,這樣看影片還有什麼意思!

不斷加速的生活,也改變了Z世代的消費觀。相對於講究性價比(CP值;Cost Performance)的X世代和Y世代,Z世代人更重視的是所謂「時價比」(TP值;Time Performance),也就是以時間做為主要的消費考量,重視如何以最短的時間,換取最大的效益和資訊。

英國的一份研究以各城市居民步行六十英呎(約十八點三公尺),所需要的時間為標準,進行全球主要城市的生活步調調查,所使用的時間愈短就被定義為生活步調愈快。結果顯示,新加坡市、丹麥的哥本哈根與西班牙的馬德里是全球生活節奏排名最前的城市;台北則在三十二個受測城市中排名第二十三,也算是步調快速的前段班城市。

人們生活速度快、做什麼事都想節省時間,再加上愈來愈多取代人力的機器,確實為人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那麼,省下那麼多時間,要用來做什麼呢?

調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總數超過人口的百分之九十,網路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一調查則顯示,全球人口平均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是六小時又三十七分鐘,台灣人則為七小時又十四分鐘,高於全球平均值,全球排名第十五,台灣人可說是手機的重度使用者;而台灣人使用手機(包含行動裝置)的三大目的,分別是排名第一的查找資訊(百分之六十一點八),第二聯繫親友(百分之五十九點五)和第三觀看影音內容(百分之五十八點五)。第二和第三或許可以說有較為明確的使用目的,超過六成的查找資訊,卻常常是漫無目的、東牽西扯的過程,許多人都有「為了查詢某人事物,最終卻往往查到風馬牛不相干的資訊」這種經驗;不可諱言,實在是非常浪費時間。

從上網習慣來看,現代人對時間充滿了矛盾情結,一方面,總是想方設法要節省時間,走路吃飯都拚命加快速度,甚至搞到食不知味也不自覺;花很多時間追劇,卻又很愛加快播放的速度,對劇情的醞釀和演繹沒有興趣也不耐煩,只想趕快知道結局,而節省下來的時間又再去追其他的劇。可見並沒有把省下的時間去創造更有意義的活動,只是一再重複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的過程罷了。於是,很多人感嘆,他的人生愈來愈忙、卻陷入一事無成的困境中。

被譽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的作家克里斯貝利認為,要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有高效能,就要找回「平靜心」,其中,減少數位世界的活動、減少日常的刺激,正是非常重要的習慣;不論做什麼,都能認真投入正在做的每件事,更是拿回時間主導權的關鍵,因為專注可以幫助我們降低焦慮、提升效率;不快轉的人生才是最紮實豐富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