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3國18日同時選舉,號稱「超級星期日」。波蘭當天舉行總統大選,葡萄牙則是國會大選,最關鍵的是羅馬尼亞總統決選,崇拜美國總統川普、反對援烏的極右派總統候選人西米昂(George Simion)若勝出,將改變羅國政策走向。
這次羅國總統決選由喊出「羅馬尼亞優先」的西米昂,將對上親歐盟的羅國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羅馬尼亞憲法法院去年曾以俄羅斯介入總統大選為由,裁定上一次首輪投票無效,禁止勝出的極右翼候選人喬吉斯古參選。這項判決曾激起示威,美國副總統范斯也在2月訪歐時以此批評歐洲的民主與言論自由倒退。
波蘭大選 盼擺脫政治僵局
同屬反建制派的西米昂自稱是喬吉斯古的繼承人,在4日總統重選首輪投票以41%得票率輕鬆勝出,挺進決選。西米昂初選得票率是對手達恩的2倍。
38歲的西米昂反對軍援烏克蘭,呼籲鄰國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統一」,遭烏、摩兩國禁止入境。西米昂崇尚極端民族主義,不滿歐盟,自認為是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盟友。他創立的政黨羅馬尼亞聯盟(AUR),號稱維護宗教信仰和家庭價值,在去年國會選舉後成為國會第2大黨。
他的對手達恩是中間派無黨籍人士。達恩稱此次選舉是「親西方和反西方的羅馬尼亞人」對決。羅馬尼亞自由派議員穆雷尚表示,這次選舉攸關國家方向,西米昂若當選,將「削弱歐洲團結,破壞對烏克蘭的支持,讓俄國總統普亭受益」。分析家稱這是場勢均力敵的選舉,也是羅國後共產主義時代最重要的選舉。許多羅國選民不滿貪腐盛行、貧富不均以及生活成本高漲,怪罪主流政黨,西米昂等人自稱能對抗貪腐無能的建制派,吸引許多基層民眾支持。
波蘭18日也舉行總統大選,民調顯示,親歐盟的華沙市長佐薩斯科斯基將獲得30%選票,領先民族主義歷史學家、法律與正義黨候選人納夫羅茨基的25%。兩人料將在6月1日的決選對決。
葡萄牙 中右翼聯盟料獲勝
前歐盟理事會主席、現任波蘭總理圖斯克領導的聯合政府2023年上台以來,主要政策一直遭民族主義總統杜達否決。這次選舉結果將決定波蘭能否擺脫政治僵局。
葡萄牙18日則將舉行葡國3年來第3次大選,原因是總理蒙特內哥羅的家族商業活動受到質疑,在國會信任投票失敗。民調顯示,蒙特內哥羅領導的中右翼民主聯盟有望獲勝,但不會取得國會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