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產業頻喊缺工,跟政府要移工。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透露,打算若雇主提高本國勞工薪資到一定程度,即可多聘僱一些移工。勞動部長洪申翰昨受訪時證實此事,目前正在檢討跨國勞動力政策,希望能在保障本勞權益之際,兼顧產業用人需求。
初步規畫雙軌制
企業也可多繳納就業安定費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114年度勞動部預算凍結報告案。洪申翰會前受訪說,勞動部正在檢討整體的移工政策,面對跨國勞動力開放,必須優先保障本國勞工的就業權利,不希望開放移工帶來產業低薪定錨效應。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補充,目前初步規畫雙軌制,且製造業限定,雇主若想增額聘僱移工,可走Extra制多繳納就業安定費,或選擇替本國勞工加薪,至於怎麼加薪,相關細節都還再討論。
但全產總理事長戴國榮認為,不應該走雙軌制,應該直接讓雇主原本就要繳給就安基金的錢,都拿來幫本勞加薪,如此一來,能解決產業缺工問題,雇主沒有多花錢,就能替員工實質加薪,何樂而不為,這是勞資雙贏。不過他強調,先決條件是沒有擴大適用行業。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則批評,這不叫做檢討移工政策,而是滿足雇主要移工的需求而已。他表示,《就業服務法》第47條規定,雇主必須先以合理勞動條件在國內辦理招募,招不到人時才能取得聘僱移工的名額,政府應該在前端就要求雇主加薪,達到合理勞動條件,而不是本末倒置,變成為了讓雇主獲取更多便宜的外國勞動力,因此有條件為本國勞工加薪,滿足虛假缺工的需求。他強調,要多一點的外國勞動力,應透過移民政策,且落實本外勞同工同酬。
勞保基金快用罄
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擬入法
此外,根據勞保基金最新精算報告,基金2031年恐用罄,勞團、民代多次呼籲,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才能讓勞工真正安心。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對於「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明文入法持開放態度,允諾3個月內研議入法的可行性。
洪申翰表示,勞保年改是艱難問題,維持勞保基金水位需仰賴多元方式,撥補只是方法之一,勞動部也在想辦法提高基金投資效益。
而職場運用AI人工智慧愈來越普及,但若用來招募、職場管理可能會引發就業歧視、隱私權侵犯爭議。立委陳菁徽、黃秀芳、林淑芬昨於立院衛環委員會皆關切此議題,洪申翰說,勞動部預計年底發布相關指引。
勞動部綜合規畫司司長王厚誠補充,3項指引分別針對就業歧視、隱私權保護、勞資關係上使用AI的相關規定,供企業及勞工遵循。另外還有1項是人機協作要點,預計明年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