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那是兩年前一個寒流發威的早上,我驅車在外環道路上,遇到紅燈暫停時,第一次看見人行道上的他,姑且稱之老爺爺吧。
老爺爺臉上的鬍鬚既白且長;上身穿著少了鈕扣的外套,敞開的外套露出裡面只有一件單薄的襯衫;長褲的長度只到小腿上半部;瘦可見骨的雙腳蹬著破損的拖鞋。他拖著兩個大塑膠袋,一袋裝棉被,另一袋裝物品,邊走邊打哆嗦。
我打個寒顫,車內只有十度,車外的他如何面對寒冷?繼之又想:夜晚他睡在哪兒?塑膠袋裡的棉被足夠禦寒嗎?
我發現,只要早上七點左右經過那個路段,經常可看到老爺爺的身影,一樣的穿著,拖著家當緩慢行走。天氣這麼冷,他吃早餐了嗎?如果空腹不是會覺得更冷嗎?這路段是我回娘家探望母親必經之處,自己是否可以為他做些什麼?
有了上述念頭的次日,家裡剛好有粽子,預計拿幾顆給母親嘗嘗,也幫老爺爺準備了兩顆。當車子進入外環道路,看到老爺爺了,但是我突然猶豫了,素昧平生,自己此舉是否太唐突?對方如果拒絕或生氣怎麼辦?如果……我躲在車內,腦海浮現許多設想。
後來有一婦人經過,借婦壯膽,我趕緊下車將粽子放在老爺爺身旁的塑膠袋上,匆匆拋下一句「您吃吃看」,不敢正視老爺爺,轉身快步離去。當我回到車上,才敢瞧老爺爺,見他埋頭樂吃,已將一顆粽子吃掉三分之二,心裡不禁有滿足喜樂的感覺。
有了這回「成功」的經驗,每當我要探視母親,會儘量安排在早上約七點的時間,再檢視家裡有哪些糕點適合老爺爺的即順道帶往。
一日,我幫老爺爺準備了棉被,車子到達外環道路時,見他坐在地上打盹,是車子停下來的剎車聲?還是車子開(關)門的聲響?抑或我們之間已有心電感應,我還沒走近他,他即已抬頭搜尋。默默遞上棉被,老爺爺靜靜望著我,我看到他眼神閃爍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