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擬訂定「隔熱紙透光度」安全指引,預計六月公布,不過僅規畫針對「新車」,或是換隔熱紙時依照新規定,引發路權團體不滿,呼籲對現行車輛也設定合理的落日條款,逐步淘汰危害用路人安全的高風險車輛配置。對此,交通部表示,目前相關法案公路局仍在研議中。
根據交通部規畫,擬建議一般汽車前方擋風玻璃透光率百分之七十、兩側車窗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或百分之七十,後方車窗和擋風玻璃百分之三十五或不訂標準,不過因安全指引不具強制性,民團要求法制化規範,否則今年底將上街頭抗議。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表示,新加坡身處東南亞,同樣日照強烈,卻能堅守前擋與前側窗透光率標準並嚴格執法,台灣沒有理由寬鬆對待。若僅以「天氣熱」為由放寬透光率規範,不僅缺乏科學依據,更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表示,根據國際文獻指出,車窗透光率過低將顯著降低駕駛人於夜間的視線與反應能力,其風險不亞於酒駕,對行人與兒童構成潛在威脅。呼籲政府,應堅守前擋風玻璃與前側窗總體透光率需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國際標準,後側窗及後擋風玻璃亦應依據科學實證設下合理規範,而非完全不設限。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也強調,政府應以「隔熱紙貼合車窗玻璃後的實際透光率」為量測對象,而非僅採用隔熱紙單張的透光率,因為貼附後可能造成透光率大幅下降,若僅以材料標示作為標準,將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