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01.
瀚亞投資大中華區總裁暨瀚亞投信董事長王伯莉,擁有近30年金融業經驗,橫跨銀行、保險與資產管理領域。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的她,未局限自己所學專業,反而把握多元工作機會,從儲備主管做起,逐步擴展至保險與資產管理領域,並以熱情學習因應各種挑戰,展現女性在金融職場中的堅韌與自信。王伯莉認為:
「當機會出現時,願意轉彎的心,就是職涯的起點。」
02.
李天心是巴黎奧運廣播中心(IBC,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re)的成員之一,負責協調技術、製作與內容整合。她記錄成績、分辨運動員、撰寫賽事畫面註解,默默整理每場賽事畫面,即便像螺絲微小不起眼,卻承擔著整存歷史的重要角色,辛苦卻充滿意義,讓世界看見奧運的每個瞬間。李天心認為:
「成就歷史的不一定在鏡頭前,而是默默整理畫面的人。」
03.
安.艾珀(Anne Herbauts)是比利時知名繪本作家,擅長以文字與圖像交織敘事,探索時間與空間的深層情感。在繪本《奶奶什麼時候回來?》中,她以主觀視角描繪房屋的每個細節,將人物的情感融入日常物品與流動光影之中,帶領讀者在無形中感受到記憶、愛與生命的延續。艾珀認為:
「記憶是無形的光,照亮我們走向未來的路。」
04.
以溫暖細膩嗓音和真摯動人詞曲著稱的創作歌手許韶恩,從小喜愛詩歌與藝術,將梵谷與奈良美智視為靈感來源,對藝術領域的投入與喜愛表露無遺。創作之餘,她努力兼顧課業與興趣、學習新語言,甚至挑戰擊劍與拳擊,用行動詮釋青春的勇氣與無限可能。許韶恩說:
「以熱愛為引,讓青春的每一步都充滿力量。」
05.
曾是中研院學者的林茂成轉任新竹市光華國中校長後,發現許多孩子來自弱勢家庭,學習動機低落。他分析問題後,大膽設計「法拉第少年探索課程」,以戶外教育取代填鴨教學。他帶學生攀樹、溯溪、環島、航海,從自然中學習,提供學子多元舞台,賦予被看見的價值。林茂成相信:
「潛力不在課本,而藏在生活經驗與每一次的挑戰裡。」
06.
全國花園鄉村俱樂部總經理吳憲紘投身高爾夫領域20多年,曾培養出家喻戶曉的美巡賽職業好手潘政琮。他不愛高談闊論,總是一步一腳印整治球場,從果嶺改造、推動青少年培訓、場地優化到選手培育,堅持每一步都要做到最好,盼高爾夫球運動受到更多關注。吳憲紘說:
「今天沒有走出踏出第一步的話,永遠沒有第二步。」
07.
鐵工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不外乎:粗重、危險、陽剛,但因為工作單純、薪水高,讓原從事珠寶銷售的林旻蓉,在疫情期間毅然轉行鐵工,成為名師曾文昌創業20年來第一位女徒弟。即便常被火花燙傷、意外打傷,她仍堅持不懈,靠著細膩觀察與不服輸的精神,在施工現場展現女性獨特的溝通與協調力。林旻蓉相信:
「堅持做喜歡的事,哪怕道路崎嶇也能步步生花。」
08.
印尼籍看護尤絲妮出身在爪哇島井裡汶的小村落,高中畢業後為籌措學費,毅然來到台灣當家庭看護。在台灣9年期間,她自學中文、就讀空中大學,照顧獨居長輩,將艱難的工作轉化為成長動力。回國後,她憑藉流利中文進入台商公司,一步步從翻譯做到課長,領導25位男性員工,繼續在故鄉努力耕耘。尤絲妮說:
「改變命運的,不是機會,是把握機會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