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文化部近日公告,指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1冊共79件,以及〈乾隆台灣地圖〉1件,合計2案80件為重要古物。
故宮表示,《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部分彩繪圖,將於6月21日「宮樂響起︰文獻中的宮廷音樂」特展亮相;至於〈乾隆台灣地圖〉,則預計在未來相關主題展覽展出,透過圖文為史,細說18世紀台灣的故事。
故宮表示,院方典藏的《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為清代紙本彩繪圖文冊,共計79幅,包含39幅彩圖與40幅圖說(其中1幅題稱「記」),多採「一圖一說」形式對照呈現。
這本圖文冊由清乾隆年間的台灣府知府蔣元樞(1739-1781)編繪,記錄他1775年至1778年任內,在台灣興建寺廟、府署、軍事、教育、民生等各項建設成果。
透過這批珍貴圖文資料,現已不存的中管衙署、台灣佐屬公館、鹿耳門公館、台邑望樓、彰化縣望樓等歷史建築重現紙上,天后宮、城隍廟、台灣府學等現存建築呈現當年原貌,展現18世紀中後期的台灣府城豐富人文地景。
至於〈乾隆台灣地圖〉為傳統手繪青綠山水畫風格,地理方位採上東下西,左北右南,描述範圍東以山為界,西臨海,北至花屽嶼,南至碼磯頭,呈現台灣本島自然及人文景觀。
同時,涵蓋澎湖群島在內的台灣西岸近海島嶼、沙洲、礁石等。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脈以東、地圖上方空白處,依序書寫多處原住民聚落名稱,說明繪者雖未具體繪出地景,但對於「山之後」的部落分布已有相當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