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將在7日公布晶片關稅,但觀察《聯邦公報》關於對半導體及半導體製造設備進口徵求公眾意見通知,現階段卻只有10筆回覆,相比於之前木材項目的近300篇相比,可說是寥寥無幾。
業界擔憂,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之事,但公開意見卻相當冷清,川普政府一意孤行執行的可能性恐怕相當高。
本次美國針對半導體啟動的232徵詢意見日期自4月16日公告後,開始計算約為21天,也就代表截止日期為美國時間5月7日,不過截至3日為止,美國聯邦公告收到的回覆仍僅有10筆,對比先前針對銅和木材的議題,分別收到94份和291份公眾意見,在反應熱烈下,截至目前美國政府尚未對銅進口和木材進口實施新的關稅措施。
業界點出,攸關全球半導體產業走向政策,關於對半導體及半導體製造設備進口展開第232條國家安全調查的徵求公眾意見通知,距離晶片關稅公告倒數數日,卻沒有太多業界給予回饋,在此態勢下,川普政府通過晶片關稅可能性很高。
針對半導體及藥品的調查,美國總統川普已對外強調,本次調查時間並不會高達270天。業界推測,川普言下之意可能將利用232調查綁定加徵關稅談判,以強化美國對各國貿易的談判籌碼。
由於本次美國商務部啟動的半導體232調查,所有電子產業無一倖免。以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於2024年發布的報告,美國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中,以約50%的市占率、穩居龍頭地位,輝達、超微、英特爾都是助力的科技巨擘,業界推估,這可能就是此次反饋極少的因素之一。
不過,業界也強調,若美國針對半導體及電子裝置等產品加徵關稅,最終可能遭殃的仍會是美國本身。原因在於從半導體晶片設計的EDA軟體廠Candence,延伸到半導體製造的設備機台應用材料、科林研發及科磊,都是美國廠商,加徵關稅後可能須與海外製造廠分擔成本,仍變相提高美國製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