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

文/揚見 |2025.04.30
164觀看次
字級
《廓爾喀郵報》1901年創刊號頭版。圖/尼泊爾國家檔案館
尼泊爾《廓爾喀郵報》的報頭。圖/揚見

文/揚見

隨著禮物翩然而來的,是一張保護著物品的尼泊爾報紙。

通常一份報紙會由好幾疊不同的版面構成,而來到手上的,正巧是此份日報的頭版。基於好奇,查詢了它的名稱和由來,卻意外地發現,報頭下的一行小字,正是慈心與悲心的諭示,大意是:「願大家幸福,願大家健康。願大家一切安好,無人遭受痛苦。」在這個當地最古老的全國性新聞媒體上,此段充滿智慧的刊頭語,每天都隨著報紙在大街小巷滋養著人心向善。有意思的是,這行如偈頌般的格言,從這份報紙於一九○一年首度發行時,就已經出現了(見附圖)。

想想看,如果每天能帶著覺知攤開報紙,先念誦一遍報頭下的那四句偈子,隨文入觀,接著再開始讀報,不也就完成了一小段慈悲心的修持嗎?同時,如此有意識的去練習觀照我們的心,或許也會帶來某種良好的「副作用」──在新聞裡看到不公義之事,不會那麼容易像以往自動導航般的陷入瞋恚,外加衝口罵幾句;聽聞到苦難之事,不會冷漠無感的跳過或陷入傷懷的情緒,而是能誠心為對方祈願。

事實上,報頭下的這行小字,正相應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持。偈頌有云:「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願一切有情永不離妙樂,願一切有情遠離怨親愛憎,常住大平等捨。」而收於巴利文「小部」經藏的《慈心應作經》,則記載了佛陀教導比丘們修慈心所應具之行者特質及其觀修方法,後者包含心念的培養與正念的持守,其中對於慈心觀的重點在於:祈願一切眾生快樂安全、和喜滿足,不遭受任何痛苦,無仇恨敵意。當時也因為比丘們精進修習所散發的慈愛與祥和,化解了森林樹精對結夏修行人的干擾。在佛的國度,報紙上的格言也在指引著我們:幸福指數從來都不在物質上估量,而是如何照顧你的心。

當雙手觸摸著報紙的質感,伴隨著些許油墨的氣味,倒是想起了一次讀報調查的經驗。處在數位時代的浪潮中,有編報經驗的同事曾經在文學課程中詢問青年學生們:是否有閱讀實體報紙,尤其是藝文副刊的習慣?課堂裡,沒有一隻舉起的手。靜心思索,這樣的結果倒也在意料之內。我在課堂裡則說:電子報也算數。這才緩和了無聲鴉雀的困窘。

其實,透過什麼樣的載體閱讀都無妨,真正知道自己在讀什麼,才是關鍵。誠如《慈經》裡所記錄的佛陀教示:當一個人醒覺時,無論行住坐臥,都應當保持正念。而平日練習正念覺察時,讀報也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對境。檢視一下,自己在日常裡有看報的習慣嗎?我們能夠有意識地選擇相對健康的媒體來閱讀嗎?我們曾留意過手上這份報紙的辦報理念嗎?通常會在什麼情境下閱讀報上訊息?慣性上總是喜歡或排斥哪個版面?多半會被什麼樣的標題吸引或誤導?閱讀報紙的過程中生起了什麼情緒?我們的媒體識讀力足夠嗎?曾運用什麼具體的做法來實踐「慈心正念」的讀報?

望著手上這張來自尼泊爾的報紙,心頭漾著暖意。除了報紙包覆的禮物裡所含藏的心意,還有這段驚喜發現的「祕文」。從創刊至今的一百二十多年來,它的刊頭語時時提醒著這片土地的人們,保持善良,心懷慈悲。在喜馬拉雅山腳下,還有一群人,傳承著來自佛陀的教法,守護著生而為人的普世價值。願你也能發現並實踐生命的幸福咒語,喜悅安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