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取代渡輪 低碳慢遊英吉利海峽

 |2025.04.17
355觀看次
字級
英國船長兼SailLink創辦人西蒙斯(左),10日駕著自己的雙體船在英吉利海峽航行。圖/法新社
一名船員在SailLink公司的雙體船上,進行操控風帆。圖/法新社
SailLink的帆船,利用風和洋流的自然力量航行。圖/取自SailLink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布洛涅港(port of Boulogne)的10幾名乘客等候穿越英吉利海峽時,船長西蒙斯(Andrew Simons)警告他們,航行可能「有點顛簸」,唯有借助風才能到達英國。英國一家新創企業SailLink,希望以帆船作為渡輪的低碳替代品,該公司的雙體船10日首次載客航行橫渡英吉利海峽,這條航線計畫很快每日營運。

乘客體驗 比渡輪飛機有趣

法新社報導,儘管當天海浪洶湧、寒風凜冽,67歲的乘客施耐德 (Johannes Schneider) 仍然十分享受乘坐雙體船橫渡大海的樂趣;他為這項特殊行程支付85英鎊(約新台幣3650元),比渡輪費用還貴,但他說:「能夠親身體驗這種感覺真的很有趣,而不是待在什麼都看不見的大船,或者視野更差的飛機上。」

這艘環保雙體船長17公尺,最多可搭載12名乘客,為了應對有時波濤洶湧的海面,工作人員為乘客提供薄荷茶以緩解暈船,並在船艙內提供糕點和毯子給躲避海浪的旅客。

SailLink誕生於2019年夏天,當時西蒙斯正準備與女兒登上法國前往英國的渡輪,他看到北部的瑟堡(Cherbourg)碼頭,想知道為什麼不能使用那裡停泊的小船渡海,他認為渡輪汙染嚴重,而且碼頭位置既偏僻又不實用。

西蒙斯設想一種新的跨海峽運輸方式,「讓不開車出遊的人也能體驗海上交通」,他以現有渡輪為藍本,為徒步和騎單車的人提供每日的路線和固定時間表,西蒙斯籌資50萬歐元(約新台幣1833萬元),其中35萬歐元(約新台幣1283萬元)用於購買這艘船,這筆錢是從少數「真正相信它」的私人投資者那裡籌集的。

永續交通 重視降低環境影響 

曾經的海上運輸支柱已被化石燃料所取代,雖帶來進步但也破壞了環境,西蒙斯指出:「我們有機會將現代技術、先進導航、安全系統和船舶設計的最佳成果,利用風和洋流的自然力量乘船旅行。透過這種方式,SailLink提供可靠、降低環境影響的旅行體驗,將人們與自然世界聯繫起來,同時幫助重新定義未來的永續交通。」

SailLink仍在不到4小時內從法國濱海布洛涅(Boulogne-sur-Mer)航行至英國多佛(Dover),比預定的5小時要快,但比1.5小時的渡輪旅程要久得多,還不包括等待時間。

研究員羅奇(Sylvain Roche)表示:「這是一種與速度、風景的新關係」,吸引「慢旅行」愛好者,他發現「帆船復興」與「夜間火車」之間存在「直接聯繫」,儘管目前帆船運輸還只是邊緣領域,但未來幾年它可能會成長,羅奇強調,如今帆船是化石燃料的唯一真正替代品,因為氫氣等其他海上運輸脫碳技術目前「絕對不夠成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