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北部一名四十多歲女性,三月下旬網購肉毒桿菌美容針,並由賣家到府在臉頰、額頭注射,結果三天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肌肉無力及全身倦怠、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就醫插管並使用呼吸器治療。不僅為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通報,更是最嚴重個案,也是首例自費使用抗毒素個案。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該名女性的血清和糞便檢驗雖為陰性,但因採檢時間距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時間已超過一周,並且符合肉毒桿菌中毒臨床症狀,研判為極可能病例,目前治療後好轉,已拔管轉出加護病房至一般病房,目前仍住院中。衛生局針對此賣家及藥品來源、藥品非法販售及施打等過程,已展開追查。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目前都和醫學美容相關,雖然一般醫療、美容的劑量,皆遠低於中毒劑量,因此幾乎不會中毒,但若是使用來源不明的肉毒桿菌毒素,仍可能發生。
羅一鈞說,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可能會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數小時、數日或數周發病,症狀包括腹瀉、食欲不振、嘔吐、眩暈、昏睡、複視、眼瞼下垂、瞳孔放大、顏面神經麻痺、講話困難、吞嚥困難、失去頭部控制能力、肌肉張力低下及全身性虛弱等,並可能發展為呼吸無力衰竭,甚至死亡。
肉毒桿菌抗毒素我國無藥品許可證,取得不易且價格昂貴,國內目前庫存四人份,預計今年再採購十二人份。
羅一鈞呼籲民眾切勿接受非合格醫事人員使用來源不明的藥品,如因注射肉毒桿菌素的疑似肉毒桿菌中毒個案,基於緊急救治考量,雖會提供抗毒素使用,但須由民眾付費;目前一劑依照專案進口成本價為二十二萬六百四十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