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2025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出爐,全球數量總共7081隻,首突破7000大關,創歷史新高。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台灣共調查到4169隻,數量逼近全球6成,穩居黑面琵鷺最大度冬地。
不過,林保署也說,雖然今年台灣數量較去年微幅增加34隻,但總數未超過前年的4288隻,顯示近3年黑面琵鷺在台灣的族群增長減緩。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觀鳥會聯繫各國定期於每年1月進行,台灣普查工作由林保署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統籌主辦,與全台各鳥會及保育團體等超過百名以上的調查員合力完成。林保署指出,本次全球普查記錄到7081隻黑面琵鷺,創歷史新高。其中,台灣記錄到4169隻,占全球總數的58.9%,其他主要度冬地包括中國大陸1671隻,占23.6%、日本716隻,占10.1%、香港及深圳328隻,占4.6%,其他還包括越南、南韓、菲律賓及澳門。全球各主要度冬地區的數量增減幅度均不大,整體僅微幅增加93隻,全球族群的成長趨勢已明顯趨緩。
在台灣,超過9成黑面琵鷺度冬族群集中於西南沿海地區,最多量縣市是台南市2439隻、嘉義縣701隻、高雄市408隻等,總計11個縣市紀錄到黑面琵鷺蹤影。
林保署表示,各地數量比例明顯波動,可能反映黑面琵鷺會依據覓食條件移動,或是普查當下的環境狀況不同導致分布情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