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01
台灣女演員張鈞甯出生於德國慕尼黑,2006年因戲劇《白色巨塔》受到矚目。她曾過度追求完美而陷入迷惘,後來學會接受批評與指教,並明白真正的美,是來自於接受與成長。如今,她能從他人非議中找到建設性的方向,在演出時展現不同角色的魅力。張鈞甯認為:
「人生本來就是種苦難,但只要多給自己一點時間,一定會看見曙光。」
02
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是澳洲超模,同時兼具慈善家、企業家身分。童年時,她曾因身材矮小被嘲笑,但卻從不氣餒,反而努力鍛鍊自信,13歲時贏得模特兒比賽,一舉踏入時尚界。近年她轉換母親身分後,仍積極學習及開創新事業,2009年創立保養品牌KORA Organics。米蘭達說:
「人生實在太短暫,就連一分鐘都不該花費在讓你不開心的人事物上。」
03
杜綉珍是台灣自行車大廠巨大集團董事長,2008年創立全球首個女性自行車品牌Liv,推動女性騎行文化。75歲退休時,她希望給公司年輕人更多發展機會,2024年毅然交棒給新任經營團隊;不過她雖離開職場,依然樂於運動、學習,不僅每日騎單車健身,還到東海大學上英文課,持續探索人生無限可能。杜綉珍認為:
「人不能因為怕寂寞,而不願意退休。」
04
拉克什米・普裏(Lakshmi Puri)是聯合國助理祕書長,也是婦女署副執行主任, 她曾見過貧困婦女為生存掙扎,也看過女孩因缺乏教育機會被迫提早成婚。因此,她將提升女性地位視為使命,幫助婦女獲得公平的教育與經濟機會。在她的努力下,許多國家開始設立保護女性的法律,也促成婦女參政改革。拉克什米說:
「平等的工作與創業機會,是賦予女性權益的基石。」
05
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是長江集團創辦人,曾連續多年蟬聯香港首富寶座。他從學徒起步,後成為推銷員,每天勤奮學習,努力掌握商業知識。憑藉敏銳洞察市場的能力及不斷創新的精神,1950年他創辦長江塑膠廠,靠「塑膠花」打開市場,最終建立龐大商業帝國。李嘉誠說:
「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最重要的是要有遠見。」
06
強尼戴普(Johnny Depp)是美國好萊塢天王巨星,2012年憑戲劇《龍虎少年隊》一夕爆紅。他從不受限主流形象,總選擇最特立獨行的角色。接演《神鬼奇航》時,片商一度擔心觀眾無法接受浮誇形象,但他依然忠於自我,讓幽默又瘋狂的「傑克船長」風靡全球。強尼戴普相信:
「別管別人怎麼想,勇往直前,去做你該做的事,為了自己而做。」
07
陳志彥是阿爾發投顧董事長,專門打造機器人理財。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他體悟到財富管理是擴增財富資產的重要因素,因此積極與各大金融機構合作,將機器人理財嵌入更多金融服務,不僅讓阿爾發投顧成為機器人理財先驅,甚至跨足ESG領域,為綠色金融提供解決方案。陳志彥說:
「如果事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即使全世界都不站在你這一方,依然得堅持下去。」
08
今年初,劉碧蓮的孫女雪莉在社群平台分享她的穿搭心得影片「80歲奶奶的穿搭美學」,意外在網路爆紅。她曾因摯愛離世而鬱鬱寡歡,連衣服都懶得搭配,直到孫女建議她換上亮麗穿搭,才發現整個人煥然一新。從那天起,她開始精心挑選穿搭,嘗試新風格,甚至在社群上分享穿搭心得,成為時尚奶奶。劉碧蓮相信:
「不要怕嘗試,穿得開心,心就會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