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精靈學校 人與自然永續共生

 |2025.04.09
38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冰島,精靈(álfar)不僅是童話角色,小從自家花園、大到國家建設道路,都有可能受到「精靈文化」影響。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ik)有座「精靈學校」(The Elfschool),可以學習關於精靈的一切,還能聽到那些聲稱曾與精靈共度時光的冰島人,分享他們親身經歷,上完課後會獲得一張「精靈學位」證書,讓人們在學習尊重自然同時,深入了解當地文化與環境。

《國家地理雜誌》發布的一份報導, 超過50%的冰島人相信或不排斥「精靈」存在,如此信仰反映,他們對土地及保護環境的意識。「精靈學校」創立至今超過30年歷史,專門傳授精靈與冰島歷史與文化的關係,校長斯卡菲丁森(Magnús Skarphéðinsson)曾是冰島大學歷史學與人類學教授,他曾會見900多名號稱目睹過精靈的冰島人,他也跑遍世界各地探索與精靈相關的傳說,就是為了要讓更多人更認識這些文化。

這堂課有提供70頁的精靈教科書,介紹冰島與世界各地的精靈文化,聆聽精靈在必要時刻,幫助人們躲避災難,學生還能學習如何辨識精靈的出沒地點。課堂休息時間,可以品嘗到校長親手烘焙的冰島鬆餅與咖啡,完成半天的課程後,就能拿到一張「精靈學位」證書,紀念這場奇幻的學習之旅。此外,學生可以選擇參加額外的精靈徒步導覽。至今,從精靈學校畢業的學生超過萬人。

「大家常常問我,為什麼冰島有這麼多精靈,並且經常有人看到精靈?」斯卡菲丁森表示,認為啟蒙運動比較晚傳入冰島,使得這塊土地得以保留某些在其他西方國家,已消失的神話信仰。

尊重自然環境 文化深植人心 

許多冰島人認為,精靈隱居在洞穴、峽谷、岩石或山丘裡,過著與人類相似生活,也會在周日上教堂,因此當地人對自然環境大多抱持尊敬態度,避免打擾到精靈。冰島有許多角落隱身迷你小屋,這些不是裝飾品,而是當地人為精靈所建造的「精靈屋」,出現在自家後花園、石縫、樹叢下、原野中,多數情況下,只是用來提醒過路人精靈存在,以免打擾他們。

這樣的精靈文化,影響冰島人對自然環境的改造都慎重考慮,從開闢道路、興建隧道,到蓋新房子,皆曾因侵犯到精靈的家園而被迫重新規畫、中斷或延期。許多城鎮也會舉辦「精靈節」慶祝活動,帶著孩童認識傳承多年的文化。

首都近郊的科帕沃於爾(Kópavogur)有座「精靈山丘」,這座長滿青草的小山丘,在上個世紀是冰島公路局的頭痛「釘子戶」,當局曾三度想移走這塊石頭,但是都沒有成功,後來採取車道寬度縮減,以保留「精靈山丘」,這也成為當地有趣地標,街道名稱也成城鎮歷史一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