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芝雁
清早,寒風凜冽還下著雨。「還要出門?」先生問我。我說:「當然,學生也要上學啊!」
六點四十五分,穿雨衣、戴白手套、手持指揮棒的我,已在國中校門口導護早到的學生過馬路。
小女兒現年三十五歲,我是在她上小一那年加入學校義工的,所以應該已快三十年了。孩子小時候,我每天接送老大上學,還要趕回家照顧兩個妹妹,有天,我才在校門前停下機車,一位義工媽媽笑盈盈走過來對我說:「小朋友我帶過去就好了。」當下我由衷感謝並暗許:有一天我也要當個守護學生的愛心媽媽。
就這樣,我加入了學校的義工行列,難得的是,有多位是從年輕媽媽到小孩離巢,到現在都已當上阿公阿媽的好夥伴,除在工作上建立了默契與互助合作外,在生活和健康方面也有相知相惜的情誼並常常分享經驗。
去年暑假,我不慎跌倒,因手術請假三個月。這期間,情同家人的夥伴們殷勤來探訪,溫暖我心;開學後,馬上就有人代理我的職務,還頻頻叮嚀我:「放寬心休養、恢復後又是一尾活龍。」
記得小女兒結婚時,曾在她的婚禮影片中特別播出我在校門口指揮交通的相片,旁白是:「做善事很簡單,持續做二十幾年不容易,我的媽媽從我唸小一開始……」其實,我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只知道能看著學生安全進校園,會讓我感到安心和快樂!再說,國中、小每個星期就只兩個上學時段而已,也正好我有能力(時間、健康)配合。
康復後,重返導護工作的第一天,終於可以腳踩地走路,可以眼看四周景物,可以再守護學生的安全。我珍惜健康的身體,也肯定自我的價值,我忍不住要對自己說:「妳是個有福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