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預定美東時間2日下午4時(台灣時間3日清晨4時)宣布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措施,將象徵開啟全球經濟風險的新時代。彭博資訊根據4種假設情境推估美國貿易夥伴所受衝擊,最糟情境下,台灣輸美產品稅率恐提高28個百分點,中期對美出口將銳減70%。
野村控股首席經濟學家蘇巴拉曼指出,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依不同人會有不同解讀,若是直接比照貿易夥伴對美國貨品的關稅稅率,還算清楚,但「我們認為,美方認定的對等關稅標準可能會更廣、更難以量化」。
過去幾個月來,分析師一直設法預測這些模糊關稅政策的可能衝擊。高盛預測,美國對所有國家的平均關稅稅率今年將提高15個百分點,可能推升核心通膨、削弱經濟成長,並加劇衰退風險。彭博分析,若美國以最大限度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中國大陸輸美產品關稅稅率將暴增54個百分點,印度激增53個百分點,歐盟將提高52個百分點,這三國受到的衝擊可能最大,但經濟產值受衝擊的程度較低。
然而,台灣經濟遭受的衝擊可能比加拿大、越南等國更輕微,因為台灣仰賴對美出口的附加價值占比估算為6%。對此,總統賴清德指出,行政團隊已針對各種可能稅率與措施並模擬不同情境,推估可能的衝擊與影響,並整備全面的因應方案。行政院長卓榮泰透露,待美國結論出爐後,今天就會拍板詳細政策,並適時對外說明。
國際方面,歐盟、加拿大、中日韓等美國重要貿易夥伴,紛紛提出報復性的反制措施。歐盟3月宣布對美國鋁及鋼鐵課徵關稅,並且揚言4月起「分階段」向價值約260億歐元(約新台幣9302億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
大陸、日本、南韓已在3月30日針對自由貿易達成共識。其中,大陸迅速對美黃豆等農產品,課徵10%至15%的報復性關稅;加拿大也在3月宣布,對價值約300億加幣(約新台幣6938億元)的美國商品課徵關稅。至於墨西哥,則要等到4月初才會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