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閱讀」機會 讓盲童感受故事情感與想像力 立體圖畫書 造福視障兒童 編譯/韋士塔 |2025.03.29 語音朗讀 6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義工們為立體圖畫書上色。圖/取自Living Paintings網站Living Pain- tings的執行長奧德蘭(左)與傳播主管福特。圖/取自Living Paintings網站韋伯義務為Living Paintings雕刻圖畫書裡的內容。圖/取自Living Paintings網站立體有聲書讓盲人及視障者都能欣賞藝術。圖/取自Living Paintings網站韋伯雕刻的作品讓視障者能夠輕鬆理解圖書內容。圖/取自Living Paintings網站 編譯/韋士塔 過去30多年來,慈善機構Living Paintings一直致力幫助盲人、視障人士透過觸覺與聲音來享受藝術的魅力。這一機構的使命,得到了許多藝術家和志願者的支持,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志願者是88歲的雕刻家韋伯(Len Webb)。韋伯曾從事舞臺設計的工作,近20年來,他一直在Living Paintings擔任義工,用心投入這項意義深遠的事業。近來,韋伯在自家車庫工作室裡,仔細地用鑿子雕刻出唐納森(Julia Donaldson)所創作的童話書《Tiddler》中的水下生物角色。這些造型出自畫家薛佛(Axel Scheffler)之手,韋伯的精湛技藝讓這些角色獲得新的生命,讓視障兒童能夠過觸覺體驗到這些故事。Living Paintings的執行長奧德蘭(Camilla Oldland)與傳播主管福特(Nick Ford)在一次訪談中表達他們的看法。他們指出,為孩子們朗讀書籍是一種珍貴的體驗,然而對於許多視覺和聽覺有障礙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機會卻是難以實現的。奧德蘭強調,書籍應該屬於所有人,這是Living Paintings的核心信念。Living Paintings創立後,持續推動多本圖畫書的出版計畫,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之一是製作貝爾(Davina Bell)的書籍《Under the Love Umbrella》的觸覺版,贊助這項作業的是一位母親梅隆(Lucy Mellon);梅隆的兒子不幸在5歲時過世,她希望把對兒子的愛轉化為對更多盲人和視障兒童的支持。奧德蘭表示,Living Paintings不僅為視障兒童提供「閱讀」的機會,更讓這些孩子感受故事的情感和想像力。這些書籍不僅是文字的重現,而是將故事以全新的形式呈現,讓孩子們找到屬於他們的奇幻世界。Living Paintings目前約有120名義工,包括雕刻家、畫家、校對員,以及專門負責檢查書籍是否適合公眾使用的盲人和視障人士。透過韋伯和其他義工的努力,這些精心雕刻的作品成為視障兒童探索藝術與文學的重要途徑。每一本書的創作過程都充滿了挑戰與創意,義工們不斷努力,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符合這些孩子的需求。這不僅是製作書籍的過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旅程,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為他人帶來快樂的滿足感。韋伯表示,這項工作的主要挑戰,在於創作出能讓視障者觸摸後輕鬆理解的圖像。福特高度讚揚韋伯等義工的貢獻,他說:「韋伯(他們)就是我們的寶石,他們的奉獻精神與技術,對我們的計畫無比重要。」Living Paintings的願景不僅是要讓視障兒童能接觸書籍,更希望讓他們的心靈獲得滋養和啟發。無論是透過觸覺的感知,還是聲音的引導,讓每位孩子在書籍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在心中編織出屬於自己的夢想,並觀察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前一篇文章 絕緣板包覆外牆 兼具平靜感與節能 軟木建材 強化房屋保暖效果 下一篇文章 透過動態追蹤技術辨識 準確度達80% 電子遊戲工具 診斷自閉兒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結合高光譜相機 發送遠距信號 基改細菌能感測 確保農作物健康體積比米粒小 不須使用時可自行溶解 微型心律調節器 靠注射進入人體採集約化系統栽培 可降低溫室效應 新品種水稻 甲烷排放減少70%現代農業影響土壤養分 導致人類面臨健康重大挑戰 蔬果營養含量 遠低於70年前巢穴採用天然材料 永續環保 保育築巢人 幫麻雀在城市起厝 作者其他文章結合高光譜相機 發送遠距信號 基改細菌能感測 確保農作物健康體積比米粒小 不須使用時可自行溶解 微型心律調節器 靠注射進入人體採集約化系統栽培 可降低溫室效應 新品種水稻 甲烷排放減少70%現代農業影響土壤養分 導致人類面臨健康重大挑戰 蔬果營養含量 遠低於70年前巢穴採用天然材料 永續環保 保育築巢人 幫麻雀在城市起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