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曉曉
那日,與好友相約在咖啡廳,窗外陽光灑落,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咖啡香。我們聊著生活瑣事,她興致勃勃地分享著最近的計畫,雖然我對她的想法並不十分認同,但這次,我沒有像以往那樣直接指出問題,而是靜靜地聽她說完。
記得以前,我總是直言不諱,甚至帶著幾分強勢,認為這是對朋友負責的表現。然而,這樣的態度卻常常讓她感受到壓力,甚至有些畏懼與我深談。這次,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先讚美她的創意與勇氣,接著才婉轉提出一些建議,並且強調這只是我的看法,最終的決定權仍在她手中。
她聽完後,笑著說:「妳怎麼改變這麼多?以前我都怕妳會直接指揮我該怎麼做呢!」她的笑容讓我感到欣慰,也讓我更加確信,這樣的溝通方式,才真正能拉近彼此距離。我告訴她,這一切的改變,源於一本書的啟發。書中寫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話如甘泉滋潤,為心靈帶來希望。口說好話,是一種智慧;把話說好,更是造福的契機。這段話深深觸動了我,讓我開始反思過去的言行。
說話的確是一門藝術,它不僅影響人際關係,更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與智慧。要得罪別人很容易,要失去朋友也很容易,但如何把話說好,卻是一種智慧的考驗。即便出於善意,若讓對方感到不舒服或受傷,反而辜負了原本的好意。
這次的對話讓我明白,真正的關心不是強加自己的意見,而是以溫柔的方式陪伴對方成長。正如書中所言,好話能溫暖人心,惡語則可能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學會把話說好,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提升。言語的力量遠超乎想像,願我們都能以良言滋潤彼此的心田,讓每一次對話都成為溫暖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