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統測衛護群報考人數較去年減少快8%,首跌破2000人。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放寬大學護理系招生名額擴充一成,卻讓統測「衛生護理群」招生遭壓縮,今年統測衛護群報考人數首次跌破兩千人。升學輔導專家直言,醫護工時長、勞動環境不佳,近年技職護理招生本就不利,但教育部為解決護理人才荒讓普大護理系廣招,放任技職司和高教司「網內互打」,結果讓技職衛護招生「兵敗如山倒」。
教育部自一一三學年擴充普大護理系招生名額後,全台普大護理系分配名額就由一一二學年的一千兩百五十五人,增加至一一四學年的一千四百七十一人,其中包括分別於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學年增設護理系的暨南大學、元智大學及中山大學。
學界擔憂科大「衛生護理群」招生恐遭壓縮。根據今年統測報考人數,衛護群報考人數較去年果然減少百分之七點九二,且是報考人數首次跌破兩千人。
逾9成護理人
來自技職體系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說,實務上超過九成的護理人才都來自技職體系,撇開技高端沒有對應群科不說,醫護工作工時長、勞動環境不受年輕人青睞,本就讓科大護理系招生不利,但教育部為解決護理人才荒,竟轉過頭讓普大護理系廣招,放任技職司和高教司「網內互打」,在國內「先普大後科大」的升學氛圍下,讓技職衛護招生「兵敗如山倒」。
一位醫事科大校長也說,近年學生「在地入學」的意向逐年提升,普大護理系的名額擴充後,有明確目標的學生就不必「捨近求遠」、選擇傳統的醫事科大,生源確實有被分散的狀況。
不過,成大護理系特聘教授陳靜敏則認為,統測學生減少還是與少子化與技高沒有衛護對應群科較有關係,畢竟普高生也可以透過「四技申請入學管道」申請科大護理系,不存在普大擠壓技職的問題。
事實上,教育相關政策雖不能立竿見影,但具長遠規畫的政策確實能解決技職教育人才持續出走的問題。魏佳卉就讚賞農業部自一○八學年度起,開始補助就讀高職農業、水產、海事等科系學生,三年九萬的獎助學金政策。她說,此舉讓近年報考農業、海事群的人數相對穩定,水產群今年甚至成長百分之七點六四。
餐旅考生減少
化工成黑馬
教育部強調,一一三學年是鼓勵科大及普大四年制日間部護理系招生名額「皆」擴充一成,且歷年來科大獲核定擴充名額皆多於普大,並無壓縮技職體系衛護類招生的狀況發生。且一一三學年度四年制日間部護理系註冊人數較前年度增加一百二十三人,未來將持續引導科大和普大共同合作培育質量兼具的護理人才。
護理界則認為,投入四技或選擇就讀大學人數的消長,不會影響臨床人力,反而樂觀看待。但業界也指出,即使增設名額,若沒人願意就讀也沒效果,像許多學校近年紛紛成立「學士後護理系」,畢業實際會投入到臨床者並不多。
另外,今年統測報名人數只剩七點二萬人,創歷史新低,扣除報考二技的五專、二專考生,更只剩六點六萬人,整體較去年再降四點四個百分比。其中,餐旅、商管外語群少最多,資電類受「台積電效應」被學界看好仍有上漲的空間;化工群則在教學跳脫傳統化學製程,往電子業的材料靠攏,成為近年逆勢成長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