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封鎖計畫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準備階段,包含美國國防部在內的軍事專家分析,解放軍將首先空襲台灣基礎設施,並出動軍艦繞台建立封鎖,再利用多種手段全面圍困台灣,阻絕台灣關鍵基礎設施服務和貿易路線。不過,短期來看,中國更有可能採取隔離戰略,要求進入台灣的船隻接受安全檢查,此舉可以對台灣施加壓力,同時避免對中國自身的航運造成過多影響。
報導描述,封鎖台灣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迫使台灣屈服的強有力戰略選項之一,僅次於武力犯台;從中共一系列圍台軍演可窺見其鎖台策略。
報導指出,台灣總統近來研究約十幾種鎖台或類似行動,據參與者透露,所有版本都具有共同特徵。美國、台灣與獨立專家分析指出封鎖方式如下:
第一步將是空襲台灣基礎設施,包括軍事設施、港口、機場及能源接收站。台灣96%能源及約70%糧食均仰賴進口,一旦遭到封鎖,將不得不依賴儲備能源,屆時不是屈服於北京,就是面臨斷電。
戰鬥機、直升機和無人機將盤旋台灣空域密集飛行。大陸軍艦將圍繞台灣巡航,中共可能在台灣東南方海域部署一支航母打擊群,從這海域發動殲-15戰機巡邏,以此威脅和威懾美國和其他國家力量。
為阻止商業船隻進入,大陸潛艇將在台灣主要港口布設水雷,執法艦艇將監控進出通道,並調動貨船和郵輪,將其部署到適當位置封鎖交通。
大陸貨船將切斷周邊十多條海底光纖電纜以中斷網路,將針對台灣軍事指揮系統和金融系統發動網路攻擊。
除鎖台外,北京還有能力實施隔離,透過大陸執法機構攔截對台灣運送維生物資的船隻,屆時北京很可能宣布,對所有進入台灣的船隻進行檢查,可能僅針對台灣最大港口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