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中玄
一九八八年,七十八歲的父親一次發燒後,開始經常胡言亂語,走出門會迷路,從此背負著「老年癡呆症」的病名(當時還沒有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這些名詞)。
失智症者是很難照顧的,從胡言亂語、走失到脾氣暴躁、行為脫序,直到漸漸失去記憶、不認識家人……都讓沒有經驗的家人,照顧起來非常吃力。最終的兩、三年,父親晝夜顛倒,夜間不睡,白日昏昏沉沉,照護工作更加辛苦。那時,也沒有所謂外籍看護,年老的母親,快被拖垮身體了。
好在當時家裡兄弟多,七兄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人每月多出五千元照養費,請一位嫂嫂在家擔任主照護者。我在台北較少回台中,理應就多出一、兩倍的照養費,其他住台中附近的兄弟,隨時有空就回老家看顧一下,讓嫂嫂有喘息的空間,已出嫁的姐姐,也常抽空回家幫忙,帶父親看病或幫母親跑腿。總之,幸而是大家庭,兄弟、家人一起擔負起照顧父親的責任。
但現在小家庭居多,只希望能像日本,設立許多照顧失智者的專門醫院,讓家屬照顧病人時不那麼無助,這恐是現在政府該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