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鐵公司化甫滿1周年,近期向交通部提報,希望向國家發展委員會爭取公司考成列甲等。不過交通部直言,台鐵公司掛牌首年虧損137.9億元,創史上新高,去年行車事故破千件,比公司化還多了232件,且大多是人為事故,將開會討論台鐵主張是否合理。
對此,台鐵產業工會表示,拿政策虧損指責基層並不公平,且公司考績對新進員工影響較大,若沒有列甲等,恐影響後續招聘情況。
行政院國發會每年都會針對國營事業進行工作考成,以交通部主管的國營事業為例,總計有中華郵政、台鐵公司、台灣港務公司、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等4個國營事業,若拿甲等,最多可核發2個月的考核獎金,再加上績效獎金,最多可領4.4個月的年終。
據了解,台鐵公司化首年虧損達137.9億元,創史上新高,但台鐵主張,去年受到0403花蓮地震影響,導致營運收入不理想,且因票價還未調漲,有些租金收入宜給鐵道局當償債基金,但若扣除公司背負的政策虧損近200億元,台鐵實際上是有賺錢,因此向交通部提出要求,盼爭取公司考成列甲等。
台鐵表示,交通部正在辦理初核作業,將配合交通部作業所需辦理後續事宜。
交通部直言,就算交通部認定台鐵考成可列甲等,國發會也不見得買單,一定會被扣分。近期將開會討論,針對台鐵的考成及績效表現主張是否合理。
台鐵產業工會表示,目前看起來就像是上司的過錯要基層承擔、基層的努力都由變上司的功勞。去年中華郵政考績被打乙等,引發員工不滿,中華郵政工會更發動抗爭盼申覆恢復甲等,最後申覆成功,若台鐵真的被打乙等,工會不排除上街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