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本周四將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市場幾乎一致認為央行利率將按兵不動。由於台電可能在4月調升電價,為何央行不像過去一樣採取預防性升息來減輕物價壓力?學者指出,最主要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實在太不確定,以至於對經濟衝擊程度也難以捉摸,央行還需要時間觀察,至少4月以後,輪廓可望更清晰。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利率按兵不動的機會比較大,有3大理由。首先是目前物價水準跟前兩年高漲的情形比起來,相對持平,且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正在下跌,輸入性通膨的壓力不大。
台美利差 正在縮小
其次是國內的經濟表現,只能算是持平,主計總處2月底還下修經濟成長率至3.14%,較預測數下修0.15個百分點,而去年的經濟成長有4%,今年只有3%,經濟表現支撐不了通膨上揚,更不用說經濟成長率強度可以推升利率變化。
再者,台美之間的利差正在縮小,美國目前仍處於降息循環,接下來還有1至2次的降息空間,此時央行不太可能會因為台美之間的利差而調整台灣的政策利率。各項因素綜合判斷,孫明德認此次理監事會議的利率決策仍以按兵不動的機會較大。
美日央行 觀察通膨
美國和日本央行本周都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儘管兩國利率大方向南轅北轍,這次預料都會按兵不動,靜觀國內通膨發展,並預留因應外部衝擊的政策反應空間。
美國聯準會(Fed)訂於美東時間19日(台灣時間20日凌晨)宣布利率決策,外界普遍預期仍將維持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在4.25%~4.5%。
但在川普2.0關稅戰加深經濟顧慮之際,期貨市場預期今年可望降息將近3次、每次降1碼(0.25個百分點)。
日本銀行(央行)1月剛升息,19日會後可望維持利率在0.5%。市場將觀察日銀總裁植田和男發言,據此研判日銀升息路徑是否會受全球展望惡化影響。
日銀將在4月31日至5月1日會後發布最新一季經濟和通膨預測。路透訪調經濟學家大多預測日銀第3季會再升息1碼至0.75%,時間點可能落在7月。
川普課徵高關稅,其貿易對手國放貶匯率,以彌補產品輸銷競爭力的流失,是正常的反應,但川普又緊盯貿易夥伴不能放貶其貨幣匯價。
川普當然不願美元獨強,新台幣未被點名,但川普點名人民幣及日圓,要確保他們不能再貶值,就怕中國大陸與日本,想靠匯價貶值來抵銷關稅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