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無論晨昏,走進S的家門,輕柔的「迎賓曲」,透過鋼琴、小提琴、橫笛……徐徐相送;吸睛的百合、清香的梔子、翠綠的黃金葛……各款盆栽,隨著季節、節日與進屋者問好。我喜歡到她家走動,她的家和本人一樣迷人。
我問S為什麼如此喜歡音樂和植物?她回答,那是父母留給她的資產。哇!音符、花草被當成財產繼承?我好驚訝。S悠悠道來:「我的父母感情很好,尤其注重家庭氣氛。每當星期日清早,父親播放音樂,雖然家裡只有三張黑膠唱片,聽著、聽著,熟悉了,我們都好喜歡。更高興的是,這一天母親允許孩子們賴床,手足在樂章的環繞下嬉戲玩樂。」
「星期日下午,一家七口在父母的領軍下,騎著腳踏車到山林間尋找點綴家裡的植物:姐姐找到一年蓬,哥哥發現鬼針草開的白花,我尋著蒲公英……每個人都有收穫。『戰利品』帶回家後,各自選擇擺放的容器及地點。媽媽誇獎我們『有眼光』、『有美感』的神情,五十餘年過了,仍歷歷如繪。而今兄弟姐妹皆邁入晚年,視聆聽音樂、家中擺設花草為日常之必需,因為我們都從其中得到快樂與滿足。」
我如癡如醉聽完S的分享,依稀聽到小蘿蔔頭們銀鈴般的笑聲,和唱片流洩出來的美聲相輝映;同時也看到一家人在原野間殷勤拜訪花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