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報復美國加徵關稅的第2波措施10日生效,包括對農產品加徵最多15%關稅。分析稱,大陸的反制措施是針對川普競選總統時的基礎選民,但同時為潛在可能的談判留有餘地。
大陸此前表示,美國政府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大陸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徵10%關稅,是損害多邊貿易體制,破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基礎,因此宣布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小麥、玉米、棉花等加徵15%關稅,對大豆、水產品、蔬果、乳製品等加徵10%關稅。
法新社報導,策緯諮詢公司的農業分析師Even Pay表示,中國大陸的關稅瞄準打擊川普的要害,就是他競選總統時投票給他的農業「紅色州」;而這表明中國官員已經制定了戰略部署,並可能制定了廣泛潛在目標的清單。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3年大陸進口29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超過其他國家。中國大陸報復美國加關稅的第1波措施,是由2月10日對煤炭等加徵15%關稅,對原油、大排氣量汽車等加徵10%關稅。
不過,有專家認為,大陸的反制措施不會令這些紅色州不支持川普,而且是當大陸反擊愈大,川普的基礎選民愈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