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我要安住身心

文/乘相 |2025.03.09
638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

文/乘相

二○一六年八月,老師帶領沙彌學園二十位學長,回到台灣總本山參加「佛光山徒眾講習會」。雖然當年我沒能參加尋根之旅,但老師和學長們回來跟我們分享說,聆聽師公的開示,是一種深刻啓發和感動的體驗,讓大家對出家修行的道路,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加堅定的信心。

講習會後,師公在傳燈樓跟學長們拍大合照,並慈悲開示讓我們沙彌永遠記住的「五句話」:要終身做和尚、佛光山是我們的家、要復興印度佛教、要弘揚佛法遍天下、要安住身心。這五句話不僅是師公對我們的期許,更是師公給我們在修行道路上的明確指引。

今生有福報能夠聽到師公的開示,真是難遭難遇。師公的每一句話,都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讓我們不再是從前那個幼稚的小沙彌。師公給了我們沙彌一個很重要的責任,那就是將來我們要復興印度佛教。為了達成使命,我們必須要「安住身心」。

這句「安住身心」,提醒我們修行人的色身和內心,都要能穩定、平靜與和諧。無論外面的環境如何改變,出家修道人都要學會保持內心的安定。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個性,保持正見、正念,才能在任何情況的考驗下,不受誘惑而保持內心的寧靜。

雖然在沙彌學園有師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傳授知識與佛法,帶領我們五堂功課等,點點滴滴的生活和學習,可是人生的道路,還是要自己走,在遇到挑戰和挫折時,自己要能夠「安住身心」,決定未來的方向。有些考驗,在缺乏毅力和決心的青少年時期,難免會讓人經不起考驗而退道心。

師公在《佛光菜根譚》說:「想要成功立業,必須堅持理想;欲得美夢成真,就應切實力行」。唐朝玄奘大師,因為「安住身心」在取經的使命上,所以能意志堅定的獨自橫跨炎炎沙漠,經過危峰兀立的喜馬拉雅山,最終取得世間的佛法至寶。

師公教導我們要「安住身心」,常常「回頭轉身」反省自己,對父母師長、對社會大眾,乃至對世界,是否有什麼貢獻?是否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發心?為常住做事,是否安住用心,以慈悲喜捨認真完成工作?經過這樣的自我觀察,個性就會愈來愈單純善良,漸漸接近師公「貧僧」的性格。

師公的教誨、師長的指導和父母的愛護,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佛道,讓我在修行的路上充滿信心和力量。未來,我將以師公的五句〈慈示〉為依據、為根本,努力修行,弘揚人間佛教,為眾生帶來更多的慈悲與歡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