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台灣風情】矢內原忠雄與台灣

撰文/邱秀堂 |2025.03.03
297觀看次
字級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大正十五年(一九二六)十二月二十五日,日本大正天皇駕崩,二十六日起改元「昭和」。「大正德謨克拉西(democracy,民主)時代」成為過去,兩年後軍部發動九一八事變,「昭和法西斯時代」就開始了。

在言論被管制的恐怖時代,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教授矢內原忠雄,寫了三部巨著───《殖民地と植民政策》、《帝國主義下の印度》、《帝國主義下の台灣》,為殖民地人民仗義執言,因此最受台灣知識分子的欽佩,但台灣總督府卻將其著作列為禁書。

台灣人與矢內原有深交者當推蔡培火,蔡氏曾提供很多資料給矢內原。矢內原的經濟學理論,大體上是主述古典經濟學,對馬克斯經濟學也有研究的他,對帝國主義剝削殖民地的分析非常深刻。他醉心於康德哲學,常引用康德名言:「民族與民族之間祇有訪問權,反對帝國主義國家侵略弱小民族。」

矢內原同時也是虔誠的基督徒,他排斥教會和傳道士,認為應該直接從《聖經》學習,於是創設了「無教會主義基督教」,在知識分子間引起極大的回響。無教會主義的集會在星期日,於東京東橫電車沿線自由丘的矢內原寓所舉行,由他親自主持講解聖經,受到很多狂熱信徒的崇拜。

當年在東京參加自由丘矢內原家聚會的,亦不乏台灣知識分子,張漢裕、陳茂源、林秋江、郭維租等人,乃是其中最熱心的。光復後,張漢裕在台大執教經濟學,陳茂源執教台大法律系,林秋江則是當時台灣最有名的外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