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珍寶入宮 佛光山大雄寶殿寫入歷史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25.03.01
413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2025年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昨天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盛大登場。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山2025年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2月28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盛大登場。今年迎來第13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共有310件珍貴文物,涵蓋主禮文物4件、大轎3件、小轎3件及捧寶300件,2024年首度啟動修繕的佛光山大雄寶殿建築構件也是今年重點。在莊嚴隆重的法會儀式下,齊聚逾3000名信眾共同見證珍寶入地宮、恭送《心經》入法身。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其宏願,建造48座地宮,匯聚珍藏人類智慧文化的瑰寶,每百年開啟一座,4800年後,這些寶藏將是後世的歷史見證。第13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等五大師主法。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鳴鑼三響,祝願大家「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隨即護送地宮珍寶隊伍啟程,祥獅獻瑞開道,海內外道場信徒組成獻供隊伍、捧寶隊伍,以及中華傳統宗教總會鑼鼓隊和喜慶樂團、花車、佛光山大慈育幼院鼓隊、佛光山普門中學管樂隊,一路聲勢浩大。

4件主禮文物,其中〈銅雕聖觀音菩薩立像〉,由大阪佛光山寺信眾吳寶珠捐贈,該文物以青銅製成,覆蓋真金,頭戴寶冠、手持蓮花,面容慈悲高貴,為日本國寶級雕塑大師北村希望所創作;〈翡翠玉雕彌勒菩薩像〉依五代後梁布袋和尚形象所作,其渾圓體態與笑容可掬,讓人感到歡喜與自在;〈青釉紫口蓋罐〉為信眾送給大師的珍貴禮物,大師再捐贈予地宮收藏,展示浙江龍泉青瓷的精湛工藝。

第4件為〈佛光山大雄寶殿瓦當〉,佛光山大雄寶殿由星雲大師建設,1975年奠基,因應建物整修需求,於2024年首度啟動修繕工程,預計2026年春天圓滿。弘法半世紀的大雄寶殿,文物保存也是重要工作,這些建築構件承載著佛光山初期建設風貌,此次將拆除下的瓦當存入地宮,見證歷史。其他重要文物包括大轎的菩薩像〈妙相吉祥〉、中華和鐘微縮珍藏版、佛光山大雄寶殿屋頂吻獸等。

千載一時 一時千載

法會由心保和尚帶領恭讀大師〈為世界和平祈願文〉後,心保和尚和各代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楊欽富、慧傳法師、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劉招明、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副總會長陳和順、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顧問王偉賢,將珍寶送入寶轎中,佛光青年抬起寶轎,大眾恭送珍寶入地宮。

接著恭送百萬心經入法身,由和尚代表捧《心經》,法師、信眾將大眾虔誠抄寫的《心經》依序傳遞,奉納在本館最高處的塔剎中。

心保和尚讚歎大家將珍藏的珍寶做大布施、大喜捨。除了珍寶入地宮,佛法也要入心中,透過學佛將惡去除,讓布施、精進、禪定、智慧都在心中。主禮貴賓劉招明則表示,大師說過,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今日一會,無限未來。珍寶入地宮超越了時空,要感謝大師創造了這麼好的因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