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研究中心「2025台灣再生醫學高峰會」學者參訪,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前排中)於佛光大佛前,與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副所長長船健二(前排左4)等學者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慧裴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高雄醫學大學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研究中心十日舉辦「二○二五台灣再生醫學高峰會」,邀請諾貝爾獎得主團隊、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副所長長船健二等多位權威專家,一行逾二十人於十一日前往佛光山禮拜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並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交流,隨後至佛館本館觀音殿祈福、玉佛殿禮拜佛陀真身舍利、欣賞「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大佛平台與佛光大佛合影等。
此行由佛光山榮譽功德主游勝文、戰淑芬之女,現為高雄醫學大學博士生的游馥慈帶團,藉此醫學盛會落實信仰傳承。
慧傳法師於佛館佛前香與一行會面,闡述「再生醫學」用於修復老化或受損的人體器官和細胞,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理念也如同再生醫學,修復受貪瞋痴汙染的心靈。以佛光山和監獄合作修復花燈為例,收容人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修補花燈,也是在修補自己破碎的心靈,在這當中產生了淨化、善美的思想。再生醫學修補的是人體,人間佛教修補了人的心靈,大家應彼此合作,「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
一行前往禮拜星雲大師,堂主依照法師說明兩旁星雲大師的一筆字,其排列順序如同大師的一生。以及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等所蘊含的華嚴思想。
前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表示,一進到佛光山,可以感受到心情逐漸沉澱。來自日本的專家學者也可以因此認識台灣的佛教,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台灣佛教的宏偉。
長船健二表示,一開始被佛光大佛的雄偉莊嚴所震撼,因此想從中間的成佛大道走向前去,對於能在大佛平台近距離仰望佛光大佛非常歡喜。提到慧傳法師闡述關於人間佛教修復因貪瞋痴導致破碎的心,和再生醫學一樣都是在幫助眾生,對於佛教能如此詮釋驚歎不已。此行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啟發,期許今後要更努力研究,做對眾生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