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過年後,急診壅塞達到前所未有的狀況,每日來診量仍超過兩萬人。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近日每日全國急診來診量約兩萬一千人至兩萬兩千人,比往常還多,但待床狀況有改善,目前急診待床超過一百人的僅有林口長庚醫院,其他醫院多已低於百人。
另外,醫事司啟動區域聯防機制,要將利用部立醫院資源協助紓解壅塞。劉玉菁說,目前正在規畫部立醫院協助,同時會搭配緊急醫療應變中心機制,轉診機制,希望緩解急診壅塞。
成大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蔡婷婷表示,從農曆年節迄今院內急診壅塞,樓上病房滿床,而一樓待床的急診病人眾多,且不少慢性病、癌症、心導管等患者也等著住院。原本急診室設置了三張專門收治一、二級重症的創傷病床,現在硬擠成五張病床,病人擠在一起,增加感染風險。
急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異常疲憊,已是排隊等著離職。許多護理人員照顧病人時被感染,請假一天,就接到護理長來電問「可以回來上班嗎」,壓力無所不在。
病友團體則盼政府建立民眾版指引,讓病人能夠初步判斷自身症狀,決定至何種層級醫院就醫。
急診給付過低更讓急診醫護人員的付出與給付不成比例。亞東醫院外科部創傷科主任林恆甫指出,急診留觀第一天費用不到一千元,實在少得可憐,如果病人沒有留觀,連護理費都沒有,若不增加給付,醫療體系勢必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