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穆儀
相信多數教作文的老師或文學家都會說:「流水帳是寫作路上的絆腳石。」但對我來說恰恰相反,因為我的文學之路就是從五十年前在日曆紙背面書寫,由父親啟蒙開始。
從小一起,放學回家後在日式老宅院子裡寫完作業,爸爸會撕下當天日曆,要我在背面寫下一天的經歷及心情、感想等,文體、字數不拘,有時真的就只是寫了「早上七點五分起床,刷牙洗臉後吃早餐……」平淡無奇的流水帳;偶爾也會出現「下課時躺在草地上看雲朵,有的像棉花糖,有些是奔跑的羊群。」屬於一個六歲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父親會幫我修改潤飾,再加上些成語或優美詞句,同時要求我再重新謄寫一份,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年。學生時代,我成了作文比賽及文學獎的常勝軍,日積月累的練筆,也愛上了閱讀與寫作。
及至成年,受限於世事多歧、汲汲營生,加上3C產品日新月異,手寫的溫度也悄無聲息地離我遠去。刻正規畫退休生活,認真準備了賞心悅目的筆記本,新年心願是能重拾童年的流水帳記事,哪怕只是寫下隻字片語,除了記錄每日所想所感以自我抒發,更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能成為兒孫輩們想念奶奶時的一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