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奧會(Paralympic Games) 殘奧運動最初產生於「二戰」期間,由於戰爭出現大量的傷員,因人而宜的體育活動,在戰地醫院僅僅是用於受傷官兵的康復治療手段,經歷半個世紀,現已發展成為今天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
今日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始於一九四八年。該運動會是不允許聽力殘障的運動員參加的。所有項目將根據運動員的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進行分級。
特奧會(SpecialOlympics World Games) 國際特奧會由美國尤尼斯‧肯尼迪‧施萊弗女士於一九六八年創立。
特殊奧運會是國際奧會為全世界智障人士設立的運動會。它不特別強調競技和競爭,是強調參與;比賽規則也具有特殊性,從而為智障人士提供了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並為社會所接受和尊敬。
世界特奧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夏季、冬季特奧會交替舉行),二○○七年世界特奧會第一次在亞洲地區發展中國家酖酖中國大陸舉辦。參加特奧會的是智商在七○以下的弱智人,參加每項比賽的運動員都要按照年齡、性別及運動能力分組。
聽障奧會(Deaflympic Games) 是聽力殘疾人參加的運動會。
大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籌畫,第一屆是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六日在法國的巴黎舉行,以後每四年舉辦一屆。二○○九年的聽障奧運將在台北舉行。
聽障奧會的比賽項目和健全人的比賽項目差不多,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徑、自行車、體操、游泳等。有區別的是,選手在起跑時不用發令槍,而是用旗子來指揮。除此之外,聽力殘疾的人不能參加射擊、射箭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