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寺三皈五戒 開啟行佛人生

人間社記者劉子絹、黃湘惠、呂清月新北報導 |2025.02.20
480觀看次
字級
金光明寺「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證盟,近500位戒子求受三皈五戒。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為與會大眾甘露灌頂。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人間社記者劉子絹、黃湘惠、呂清月新北報導】金光明寺十六日舉行「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證盟,近五百位戒子求受三皈五戒,年齡最小的僅兩歲,最年長者九十七歲,更有三代同堂皈依受戒,共同開啟人生新篇章。

「恭喜各位發菩提心受持三皈五戒,是累生累劫修來的殊勝因緣。」心保和尚為戒子開示,皈依有如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身心的依靠,如同孩子有父母為依靠,可以長大成人;花草樹木有了陽光、水和大地為依靠,可以茁壯長大;身心有了三寶為依靠,就可以讓福德增長,去除煩惱解脫自在。

依戒修行

不忘初心

心保和尚說明三皈依的意義,「皈依佛」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佛陀生為太子時,見到生命過程中悟到生、老、病、死無一能免,從而覺悟到世間緣起道理。「皈依法」是指通向解脫涅槃的道路,勉勵大家心中要有佛法,有佛法就有辦法。「皈依僧」指親近正信弘法的教團,要常回道場參加各項修持活動,把握因緣發心做義工,修福修慧,做不請之友。

心保和尚也為大眾講說明五戒內涵。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戒」是指「不侵犯」。「不殺生」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偷盜」是不侵占他人財物。「不邪淫」是夫妻都不能有婚外情,避免破壞和諧家庭。「不妄語」是要說誠實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說是非,不說一些無意義的話。「不喝酒」是不酗酒、不吸毒,以免一人吸毒全家受害。心保和尚最後勉眾,盡形壽皈依佛法僧是生生世世的,依戒修行就有得度的因緣,要不忘初心,發菩提心、菩薩願,是成佛之道。

「恭喜大眾正式成為佛弟子。」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講解皈依三寶、受五戒意義,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著《皈依三寶的意義》,解說皈依的意義、三寶的種類,以及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勉勵大眾皈依後要常回道場,親近常住、善知識聽聞佛法,讓佛法智慧融入生活中。

吳志偉分享皈依受戒的感應,他提及同修罹患癌症末期時,與覺培法師結識並受到鼓勵,於安寧病房與同修皈依三寶。當時同修雖僅剩一個月,但兩人每日精進共修,同修最終蒙佛接引微笑離世。吳志偉表示,對這份殊勝因緣無限感恩,也促使進一步發心受持五戒,受戒後竟也戒掉菸酒,身心更加健康。

學佛行佛

安頓身心

信眾胡迪說,看見國小同學吳志偉受持三皈五戒後,身體變健康及找到生活重心與依靠,讓他當下把握因緣發心受持五戒;透過覺培法師講解,讓自己更了解佛光山,期許受戒後以佛法安頓身心,自利利他。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金光明分會督導林淑品的母親林何玉燕高齡九十七歲,表示很歡喜皈依受戒,願意跟隨佛陀修行,學習做菩薩。受持五戒的王玉玲表示,引禮法師教導新戒穿搭縵衣時非常親切、仔細,耐心地一再講解如何穿、抽衣,使緊張的心情漸漸緩和沉靜。聆聽和尚的開示,更讓自己堅定道心與信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