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學院師生於大悲殿帶領大眾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習,不僅是在經典文字上,更在每一個當下。每年農曆新春,是佛門為大眾服務和實踐行門的時期,佛子們走入人群,透過服務大眾磨練心性,讓慈悲成為日常,讓智慧落實踐行。
同學們在新春期間,從大悲殿的知客到香燈,丹墀到殿內的服務;參與全山便當組,每天製作近4000個便當;招生組引領大眾認識叢林學院的學習內容,並邀請青年回佛光山參加體驗營及青年佛學夏令營。亦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信眾透過參觀「叢林學院六十周年紀念展」,看到星雲大師在僧伽教育的用心;此外,全山滴水坊也看得到同學們的身影,透過餐飲服務、烹調典座的實際參與,他們將歡喜傳遞給每一個人。
以下擇錄同學的心得數則,以饗大眾。
傳承教育精神
新春佳節能於「星雲大師僧伽教育60周年紀念展」服務,深感榮幸。透過接待、導覽,以及服務每一位參觀者,彷彿自己也參與撰寫這個紀念展的「流通分」,與常住共同創造歷史。介紹院史的過程中,更體會家師星公上人興辦教育的宏願與精神,願將這樣的理念傳承下去,而這樣的使命感,將激勵我把家師的教育精神融入生活,貢獻社會。(明如)
心香一瓣供眾
在新春忙碌的時節,從沒有做過便當的我被安排到便當組,一開始很緊張,但想到師父上人曾說「要向自己革命」,於是把握因緣學習承擔、發心服務,願吃到便當的人都能感到溫暖、歡喜並增長菩提心;心香一瓣供養大眾,是我在便當組最大的歡喜。而義工菩薩的「發心」是不揀擇工作,更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要發自內心的服務大眾,腳踏實地修行。(明恆)
觀照眾人需要
感謝常住及學院師長,成就我在大悲殿為大眾服務。過程中最常提醒自己的,就是要將心念提起,做一件事不僅是要完成它,更要做到位、學習集體創作。從殿堂佈置到信眾的引導,必須要觀照到彼此的需要,方能圓滿。自己也發願要在五堂功課及佛法義理上更加精進,努力提升自我,給予大眾所需要的協助。(明育)
歡喜接引大眾
承擔招生組的工作,為青年們介紹叢林學院時,無不感受到師父上人所建立的體制和一切設施,都是為了佛教、為了眾生,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很幸福;而這也提醒了自己,遇到每個有緣人都不能失去自己的熱忱。新春期間雖然全院在不同組別,但都是為了佛教、佛光山,集體創作的精神也勉勵了自己要和大家一同將歡喜帶給大眾。(明展)
不捨一個眾生
新春期間,承擔了大悲殿的詩偈教唱。一開始難免會很緊張,幾次演練下來慢慢熟練,縱使只有一位觀眾,也要把握因緣,說法度眾。我想到師上人經常以身作則,告訴我們要不捨每一個眾生,因此我應該要以一顆平等心,熱忱招呼每一位來到殿堂的信眾。服務的過程中當然也有疲憊的時候,但想到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的話:「比起眾生生死輪迴的辛苦,這點不算甚麼。」鼓舞著自己要更發心、精進服務大眾,即使一個微笑,也是我要盡力去做的。(陳思)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