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變慈善家 造安全之路 |2025.02.14 語音朗讀 4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設三角錐、斑馬線 特瓦里推動工程改造、執法加強、緊急救護與社會參與,降低印度交通事故死亡率。圖/取自臉書@SaveLIFE Foundation(SLF)設三角錐、斑馬線 特瓦里推動工程改造、執法加強、緊急救護與社會參與,降低印度交通事故死亡率。圖/取自臉書@SaveLIFE Foundation(SLF)特瓦里(中)在新德里一家醫院的課程,示範基本的創傷護理。圖/取自國家地理官網「拯救生命基金會」推出印度首個針對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摩托車救援服務,其中45名人員接受創傷護理培訓。圖/取自國家地理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印度,交通事故每年奪走約17萬條生命,成為全球交通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許多受害者是行人或騎自行車的人,這些生命本可挽救,卻因救援體系不足與民眾救助意願低落而枉死。面對這場悲劇,讓一位前銀行家的心中燃起改變的希望──他是特瓦里(Piyush Tewari),一位因表弟的交通意外去世,決心改善印度交通安全的慈善家。2007年,特瓦里16歲的表弟巴傑帕伊(Shivam Bajpai)在坎普爾的一場車禍中喪生。巴傑帕伊被車撞倒後,奮力爬向路邊,卻因無人伸出援手,最終失血過多而死。這場家庭悲劇讓特瓦里重新審視人生的價值,那年他辭去工作,拿出全部的積蓄,在2008年創立「拯救生命基金會」(SaveLIFE Foundation),致力改善印度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為了尋找解決之道,特瓦里花了一年走訪印度各地,與事故倖存者、家屬、醫生、警察對話,試圖找出癥結點。他發現,印度交通事故的主要問題不僅是超速或違規,更在於缺乏完善的急救體系。多數事故發生後的「黃金1小時」內,受害者無法獲得適當救治,導致死亡率居高不下。此外,印度法律過去甚至懲罰好心幫助受害者的人,使許多旁觀者選擇袖手旁觀,讓傷者孤立無援。了解這些問題後,特瓦里開始推動交通安全法案。經過多年努力,2016年印度政府終於裁定提供事故援助的好心人將受到保護,免受潛在的法律和財務損失,此舉提高了受害者的存活率。特瓦里的組織也開始為印度各地的警察、義工與司機提供急救訓練,至今已培訓超過4.6萬人,讓更多人在事故發生時能提供即時救援。他說:「如果我不採取行動,未來還會有更多人像我表弟一樣,無助地死在路邊。」除了推動法律改革,特瓦里還積極在印度各地打造「零死亡走廊」(Zero Fatality Corridor),這是一種透過工程改造、執法加強、緊急救護與社會參與,來降低公路死亡率的安全模式。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是孟買─浦那高速公路,這條路每年平均有超過150人喪生,道路安全措施改善後,死亡率下降58%。特瓦里表示,每一次道路上的死亡,背後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而透過集體努力,這些悲劇是可以避免的,「這就是為何『拯救生命基金會』會誕生」。 前一篇文章 稅收超徵5283億 藍推全民普發現金 1 萬元 下一篇文章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4 死 30 傷 遭令無限期停業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2025.09.0710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