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去年底橫空出世的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能,卻能達到與ChatGPT相同甚至超越的功能規模,這一波AI新革命,讓學界示警,台灣在此次AI浪潮中,投入的算力、人力、與數據都不夠。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日前邀請專家解析,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所特聘教授曾元顯表示,算力受限於電力,若要在時程上追上各國進度,可以考慮租用國外如美國的算力。在人力培養上,則應多培養基礎研究的工程、科學人員,給予足夠的誘因,在短時間內促進AI技術進步。
高雄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戴鴻傑指出,DeepSeek的團隊不僅有AI專家,還有擅長系統底層優化和高效能計算的工程師等,是DeepSeek突破的關鍵。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曾坦言算力問題還在積極解決中,也已與產業界著手進行合作,希望未來透過公私協力打造「算力國家隊」,加強模型訓練的資料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