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19校周邊通學路段 全不及格

 |2025.02.11
269觀看次
字級
交通改革團體檢核六都19所學校周邊路段道路安全,發現全都不及格。圖為台北市吳興國小「通學巷」。圖/鍾維軒

【本報台北訊】政府投入近48億改善校園周邊環境,但通學道路仍狀況不佳,靖娟基金會與交通改革團體檢核六都19所學校周邊通學路段,發現全都不及格,呼籲國土署及地方政府,應確保步行空間不中斷、加強照明與能見度,以保障學童通學安全。

靖娟基金會去年底實地檢核六都共19所學校通學環境,以「看得到」、「來得及」、「用得安心」等3項檢核項目,評估道路環境中是否有在正確的時機、合適的位置提供必要的資訊,以及行走時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專注、輕鬆判斷交通環境的變化。

桃園40分最高 新北27分吊車尾

結果顯示,19所學校均低於60分,分數最低的為台南日新國小16分,其次為台中瑞穗國小20分與新北重慶國小22分,整體不合格項目分別為離開校地的通學路上無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兩側視線常被遮蔽、車道過寬、通學區與行穿線的預告標誌及設置狀況不佳,讓用路人無法及時判斷路況及看見路人。

總分平均,台北市35分,新北市27分,桃園市40分,台中市32分,台南市31分,高雄37分。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理事洪晨翊理事說,校園周邊仍存在動線安全不足、道路設計不良和缺乏管制設施等問題,車道過寬容易使車輛加速,但主管機關未縮減車道或設置減速丘,而是依賴測速照相,做法治標不治本;此外,改善範圍僅限學校周邊,周圍人行道和騎樓整修後仍有破損和突出物,一旦孩童走出改善區域,仍因人行道不連續,面臨人車爭道的風險。

台南市教育局表示,經檢視檢核項目涉及校園外部各項交通環境,將再邀請相關單位共同會勘,研議改善措施,持續建構學生安全通學環境。

車流量大路口 申請義交協助

日新國小校長徐俊雄說,該校大門是大多數學生主要的上學入口,每天上放學,學校安排導護老師及志工協助。另上學時,分局警察有協助護童工作,下午放學時段,也因為金華路車流量大,學校另申請義交協助幫忙。

新北市政府表示,交通局推動「通學巷弄改善計畫」,針對市境內國小、國中及高中通學巷弄系統性檢討,逐校辦理會勘並因應各校需求規劃綠底行穿線、庇護島及行人專用時相等措施。全市211所國小已於2021年全數改善完成,全市120所國高中部分,已完成111所學校會勘,並完成103所改善,改善措施會針對學校需求滾動式檢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