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不少長輩常會感到腳丫冰冷,甚至出現間歇性的跛腳,在走一段路後要稍事休息。醫生提醒如有類似情形應釐清是否為周邊動脈阻塞;一旦出現血管阻塞通常先以藥物治療,或進行血管整形術、血管繞道手術,才能改善。
阮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伯彥指出,臨床上常見長輩就醫主訴腳部麻痺、冰冷的問題,有為數不少的案例是動脈周邊血管阻塞所致。
他舉例,八十二歲的陳男因尿毒症長期洗腎,數月前左後腳跟受傷,原以為是小傷並不以為意,但是擦藥數月沒有好轉跡象,甚至惡化到見腳筋,送醫經診斷是周邊動脈阻塞症。
林伯彥指出,經以血管整形術,但治療三個月仍未好轉,於是建議做繞道手術,如今傷口癒合。
醫生指出,「周邊動脈阻塞症」是常見但也是易被忽視的血管疾病,多發生在下肢部位,患者隨年齡增長,如果是吸菸者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族群的風險較高。
提醒患者如有周邊動脈阻塞情形者,不管是急性、慢性都可能因為血管狹窄或阻塞致氧氣供應不足等而造成腳部冰冷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