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 米烈漢 做事先做人 行醫首重德 文/記者藺娟 |2025.01.19 語音朗讀 4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米烈漢教授。圖/新華社米烈漢於秦越人扁鵲紀念館舉行收徒儀式。圖/新華社1991年6月,米伯讓先生(右)出席陝西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成立典禮,向米烈漢教授講授陝西中醫藥發展情況。圖/新華社米烈漢教授做米氏流派傳承與發展學術報告。圖/新華社1995年,米烈漢教授在彬縣對中小學生進行大骨節病調查防治。圖/新華社米烈漢教授(右四)帶教查房。圖/新華社 文/記者藺娟 七十四歲的大陸名中醫、陝西省中醫醫院米伯讓研究所所長米烈漢,依然忙碌在臨床一線,坐診、查房、講課、帶教、下鄉……從醫五十餘載,始終秉持醫者仁心,傳承發展,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把一輩子都獻給了中醫事業。家庭薰習,立下初心米烈漢出生於名醫世家,父親是大陸著名中醫學家米伯讓。米烈漢幼年便開始抄寫、背誦《湯頭歌訣》、《藥性歌括四百味》、《醫學三字經》、《傷寒論》等中醫典籍,將中藥的性味、功效、主治熟記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米烈漢說,家庭的薰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讓他立下了志向。一九六八年,米烈漢下鄉到陝西省涇陽縣蔣路公社徐家岩村做赤腳醫生,農村缺醫少藥的嚴峻現實,讓他對治病救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也感受到了基層群眾對醫生信任、尊敬、愛戴的淳樸感情,更堅定了他從事中醫事業的信心和決心。返城後,米烈漢如飢似渴地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先後到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西安市兩年制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北京師範大學全國中醫古籍整理研修班、西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深造,奠定紮實的中醫理論基礎。一九八一年,他調入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工作,成為父親的助手,從事米伯讓學術經驗整理研究工作。一九九○年,米烈漢被確定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一九六○年代,一種嚴重危害勞動人民的地方病大骨節病,在陝西永壽縣、彬縣、麟游縣等地區發病率較高,米伯讓曾對此進行了系統的防治研究。之後,為延續對該病的研究,為群眾解除病痛,米烈漢多次冒著嚴寒酷暑,跋山涉水,帶領課題組深入病區,詳細調研,取得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後研製出了防治該病的中成藥「滋骨片」。這一研究成果被列入陝西省「九五」地方病攻關計畫。米烈漢臨床診療,以「四診合參、謹守病機、用藥師古不泥」為主要特色。從事醫、教、研工作五十餘年來,他潛心研究、臨證精審、靈活配伍,擅長中醫內科、婦科、腫瘤康復、疑難雜症的治療及中醫養生等,為萬千患者減輕了痛苦,帶去了福音。若己所病,感同身受米烈漢常說,「做事先做人,行醫首重德」,一名合格的醫生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醫術,體恤患者的病痛,懷有惻隱之心。「若己所病,感同身受」,視患者為親人,心繫患者。在五十多年的醫療實踐中,米烈漢也是這樣做的。一大清早,米烈漢的診室外總是擠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患者。他對每一位患者,問診都是認真耐心而又詳細,辨證處方嚴謹周詳又準確,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患者一個又一個疑慮困惑,寬慰疏導他們一個又一個心結。他的學生也曾疑惑:「很多患者不懂醫學,為什麼還要解釋得那麼詳細呢?」米烈漢語重心長地說,正因為這些患者不懂醫,那就更需要給他們解釋清楚病情,醫生多說幾句話,甚至能起到藥物起不到的作用,能讓患者心裡明明白白,有利於病情康復。做過赤腳醫生的經歷,讓他深知農村老年患者到省城大醫院來看一次病不容易,一定不能讓他們失望而歸。「米大夫,感謝您!」一名中年女患者一進診室就給米烈漢鞠了一躬。飽受甲狀腺功能減退困擾的她,經過米烈漢的診治,已經服藥一個療程,這次是來複診的。「感覺人有力氣了,睡眠變好了、脫髮也變少了。」像這樣愁容滿面而來、喜笑顏開離去的患者並不是個例。許多患者對米烈漢說:「我到您這裡看病,還沒有吃藥,病就好了一半。」米烈漢的門診「一號難求」,經常會出現加號的情況。遇到或遠路而來,或病情疑難危重的患者,他都盡量照顧加號,直到看完所有患者方離開診室。工作超時、不能按時下班,對米烈漢而言已是常態,但他毫無怨言。曾有一次本該是半天的門診時間,竟然持續了七個多小時。持恆心 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米烈漢在繼承米氏內科流派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內經》宗氣理論,創立了「宗氣為本,調中致和」的學術思想。作為國家級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和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米氏傳統診療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米烈漢深知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長安米氏內科流派規模日益擴大,相繼建立了門診、病房。在大陸建立了十五個二級工作站,培養流派傳人、後備傳人二百餘人,傳承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他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老有所為楷模、陝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陝西省中醫藥突出貢獻獎、陝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米老師處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僅給學生教授醫術,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醫者仁心、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和尊師重道的求學精神。」渭南市臨渭區中醫醫院副院長柴娟娟說。嚴格要求,耐心指導米烈漢對待學生、進修實習和醫護人員一視同仁,嚴格要求、耐心指導,把診室當作課堂,不時考察年輕醫師掌握中醫知識並靈活運用的能力。正在陝西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韓國留學生權民豪已經跟隨米烈漢學習兩年時間了,他說:「米老師在診療中總能從與患者的溝通細節中,捕捉到一些關鍵因素,他的精審臨證、遣方用藥、融會貫通,讓我受益匪淺。」米烈漢培養指導了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及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全國中醫臨床特色技術傳承骨幹、陝西省優秀中醫藥臨床人才、陝西省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碩士研究生等,其中不乏高級職稱的中醫人才,有的已成為省級名中醫,多人成為當地學術帶頭人、科室負責人或臨床骨幹。「米烈漢教授作為中醫內科領域的傑出代表,他的學術造詣和臨床經驗,無疑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作為米烈漢教授的弟子,我很榮幸能把他的學術精華與臨床經驗傳承和發展下去。」陝西省中醫醫院醫療處處長、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負責人路波表示。與時俱進,造福於民米烈漢在學術上從不保守,多年來積極分享和傳播學術經驗,把弘揚中醫藥事業、傳承長安米氏內科流派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二○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全國名中醫米烈漢學術經驗傳承班」在西安舉辦,線上、線下共吸引十八萬餘名醫務人員及中醫愛好者參與。米烈漢以深厚的學術積澱與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深入剖析了經方運用的精髓與感悟,還慷慨分享了其獨到的治療理念與有效驗方。米烈漢說:「堅守中醫藥自信,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是我的責任和擔當,我將傾盡畢生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薪火相傳、與時俱進、造福於民。」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演員 薩日娜 對眾生無悲憫,不要做演員 下一篇文章 【伊犁竹馬文化旅遊創始人】何磊 到大陸西北角創業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