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短期出家修道會 受持清淨戒法 學習人間佛教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5.01.18
1207觀看次
字級
短期出家佛子們在佛光山宗祖殿禮拜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子們在修道會期間學習做一個出家人,深感一切難能可貴。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這一周,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尼及兩岸三地等國家地區,美國史丹佛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國立台灣大學、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等29所學校的青年佛子齊聚佛光山,參與「佛光山第106期短期出家修道會」。

他們在為期7天的修道會中受持清淨戒法,學習人間佛教,透過出坡、典座、行堂,及參與佛光山常住的新春普坡,學習做一個出家人,在生命中實踐佛法。



學員心得

提起正念 長養慈悲

在聽戒的課程中,對慈悲的定義有了新的認識:面對外境時的慈悲心不只是理解體諒,而是自我也不起瞋心,這才是長養慈悲的方式。學習在生活中時刻提起正念,生起慚愧心,在每個當下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將忍耐轉化為長養慈悲的法門,每天如是發願。(本夏)

難遭難遇 珍惜因緣

歡喜成為出家人,感受到必須福德具足才能成就,禮祖時走過的每一步都感到祥和自在;進到宗祖殿,彷彿星雲大師知道我們來了,他告訴我要「好好珍惜這難能可貴的因緣」。(本朗)

學習放下 身心自在

禮祖後拿到的法語是「用自在對治罣礙」,內心很歡喜,自己正是需要這分自在。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我是否擁有一分能轉的心?在很多情況以為自己能控制或改變,但卻白費心力,更累了自己。心保和尚在課程中提到空性,念頭的起落猶如手機訊號快速轉動,以為是一個圓圈但卻不是。自己的性格經常會想得很多:是好是壞?可以如何?應該如何……我希望自己在想法和感受來的時候,學習放下,要去做才能真正有所體會學習,如同保和尚說的:發心才有力量,身體力行才能實踐。(本巧)

法喜充滿 從心出發

今天禮拜大師,突然有好多話想要跟大師說,感謝大師的慈悲,讓我們能藉由短期出家修道會學習如何做一個出家人,深感一切得來不易、難能可貴,同時也覺得慚愧,怎麼這麼久才回到法身慧命的家,發願來世要更早追隨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正授圓滿時法喜充滿,願自己要如實將戒律持守清淨,向內觀照,從「心」做一個出家人。(本覺)

發心願力 心靈淨化

正授後感覺自己的內心又更清淨、更適應,頂禮大師的法像內心很感動。去年此時跟媽媽來佛光山,當時向大師發願我要繼續學習佛光法脈,繼續參與青年團活動,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發心出力;時隔一年再次於師父上人法像前,自我肯定這一年都有努力去做。也感謝因緣成就這七天身心清淨自在的生活,這是很好練習獨立的機會,在每個當下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念頭。(本識)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