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戴舒晴/新北市台北大學通訊系一年級
大一上學期進入尾聲,回顧這半年我覺得自己似乎進步許多,好像更自由,也更勇敢,比起高中如蜜蜂採蜜般的忙碌,我似乎更有選擇權,這十九年來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人生,我要自己掌握。
身為大學新鮮人,我剛入學時既興奮又忐忑,深怕自己步入高中瘋狂讀書又封閉的生活,心裡有股衝勁要奮力融入同學的圈子,成為既會讀書又會玩的學生。我勇闖圖書館、社團與講座,圖書館明亮的裝潢與豐富資源吸引者我,讓不愛讀課外書的我開始一本又一本的借來閱讀,而且是一周一本。另外,我也因為早鳥報名而進入科技社團,因緣際會學到新的軟體工具與聽到許多職涯講座,能聽到最先進的知識令我欣喜不已。透過密集閱讀、軟體學習、專家經驗分享等不斷刺激融合之下,迸出我對未來的無限想像,原來,人生可以有很多樣貌。
美好的事物太多,使我各方面都有了良好的刺激,形成正向循環,不僅思想有了改變、眼界逐漸拓寬,還成功摒除了以往的壞習慣──追劇,改成全力衝刺學習、接觸新事物。至於人際方面,如今我已有了可以吃飯、聊天的朋友,還與外系學姐有了認識,並多了幾次與工作人士聊天的機會,這一切都是一年前害羞的我從未享受過的,我學會了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與行動,如同我過夜登山初體驗:當天色漆黑,前路漫漫、後路迢迢,完全沒有退路時,只能奮力走向前方。
在成長的途中,困難與不安在所難免,我也在不斷突破難關。大學的上台報告明顯增多,必須花很多時間準備,我會訓練自己在台上做到游刃有餘,不因緊張而忘詞,也從反覆練習中快速提升自己的熟練度,降低緊張感。我曾從書上不斷看到刻意練習的功效,並打算將其投入學習,我相信習慣上台報告也能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閱讀不一定要讓你看到全新的知識與觀點,但它的價值在於閱讀能不斷的提點你什麼是好習慣?什麼能讓你變得更好?當一個人不斷的接觸到這類思想養分,就更有可能將其付諸實踐,並實現更好的自己。
大學給予我充分的時間與學習自主權,雖然有課業要顧,但讀書考試已經不是一個難題,我開始思考職涯可能性,運用課餘時間投入社團、自學計畫,也看到了前路之寬廣、挑戰的迷人, 一切都不再可怕,我的未來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