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畫 大自然有藝思 |2025.01.15 語音朗讀 4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貝特曼以砂石創作駿馬 圖/取自IG@pebblepicassos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圖/取自IG@pebblepicassos〈蒙娜麗莎的微笑〉 圖/取自IG@pebblepicassos足球員C羅 英國藝術家貝特曼以自然景觀為畫布,用腳下的石頭創作出象徵「無常」的藝術品。圖/取自IG@pebblepicasso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若你走在泰國清邁的鐵路旁、或是海邊,要小心「採到」蒙娜麗莎、C羅!因為這些是英國藝術家貝特曼(Justin Bateman)「就地取材」的藝術創作,他以自然景觀為畫布,透過路旁的砂石為素材,打造出著名人物、名畫、動物等馬賽克拼畫,至於這些創作能保存多久?全看老天爺。貝特曼知道大自然最終會回收所有材料,「面對這個永不知足的世界,我選擇盡量減少消耗;我所做的一切僅留下數位足跡,在環境中不留下任何實體存在的證明」。靈感源自佛畫 體悟世間無常許多人面對作品或藝術品會加以裱框保存,貝特曼即使要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才能完成一幅創作,他也從不留戀,把每個創作當下視為永恆。旅居在清邁的他,時常在山林、海邊創作,把各類石頭、葉子打造成各類馬賽克畫,這些藝術品都只會留在原地,帶走的只有一張張照片。對於這樣的創作思考貝特曼表示,靈感來自南傳佛教的「壇城佛畫」,以彩沙繪製成莊嚴淨土,最後將其回歸原貌,象徵著提醒人們把握當下、體悟無常。儘管每個作品都會回歸大自然,每幅馬賽克畫都像一張棕褐色或黑白照片,帶有溫暖陰影和石頭獨有的蒼白反光;在他的社群平台中,每幅作品會搭配著這位名人的介紹,或一段智慧語錄,如他在一棟廢墟旁,用石塊拼出印度聖雄甘地的畫像,並寫下:「欲變世界,先變自身。」南韓女團BLACKPINK成員Lisa也是他的創作之一,這位人氣紅遍全世界的女歌手,14歲從泰國隻身一人赴南韓逐夢,貝特曼則寫下「即使四季更迭,我亦不變」。至於歐洲足球巨星C羅(Cristiano Ronaldo)堅毅神情,透過砂石嶄露無遺,貝特曼標註:「光有天賦而不努力是沒有用的。我認為足球是一種藝術,所有球員都是藝術家。」這些栩栩如生的石頭馬賽克畫,讓有些網友質疑是AI生成的作品,貝特曼說:「全部是我用手與眼創作,AI會讓我們遠離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連結,這是人工智慧無法複製的力量。」就地取材創作 與石頭對話「就地取材的創作方式已融入我的生活了,要保留作品反而不習慣!」貝特曼說,他的創作場域遍布森林、海灘包含停車場,他非常享受創作的每個環節,從尋找石頭開始到構思主題、選擇環境、實際創作、拍照記錄,以及與網友們交流互動。對貝特曼而言,創作有時會充滿孤寂感,但他身邊也有很多支持他的親友。他的創作有大有小,從1平方公尺到10平方公尺都有,他說:「創作有時候像在打禪,有時候又覺得壓力很大,就看那些石頭乖不乖!」 前一篇文章 洛杉磯野火難控 恐成美財損最嚴重天災 下一篇文章 南韓檢警動員千人 最快今逮尹錫悅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夢幻雪白棉花堡 漫步雲端新加坡國會大選 人民行動黨延續執政畫出世界紀錄 自閉少年彩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