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奔向陽光 遠離憂鬱

郭約瑟 |2006.02.10
550觀看次
字級

基督徒逢人便祝其平安喜樂,達賴喇嘛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尋找快樂(心靈面向),現代醫學則要人們追求身、心、靈全人健康與醫治。

整體來說,身體方面,我們要維護健康;心理方面,我們要獲得平安;靈性方面,我們要享有喜樂。其中又以享有靈性上的喜樂,為生命意義的最高指導原則。
一、維護健康:節制欲望、開發活力泉源。

節制欲望,包括不貪食、不過量飲酒、不吸菸、不吸毒、少喝刺激性飲料,以及不過勞、不懶散、不虛榮、不縱情聲色場所。

開發活力泉源的方式包括飲食要均衡營養、生活要規律、喝潔淨的水、呼吸新鮮空氣、曬充足的陽光、定期運動、適當休息與睡眠,也要有正當娛樂。更重要的是,要吸收醫學知識,才可及期發現任何疾病,及早治療。

二、獲得平安:要愈挫愈勇、增長智慧。

生命旅程中,處處有挑戰與誘惑,每個人都要面臨種種重要的生命抉擇;失敗與犯錯,則是成長路上無可避免的荊棘與枷鎖。永不放棄的意志與韌性,愈挫愈勇,堅持到底,往往能闖出一片亮麗天地。

要增長智慧,必先認識真理,諸如離惡行善、愛人如己。在生命的旅途中才不致迷航;吸收與運用知識、經營人際關係、增加社會資源,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覺察與管理負面情緒,學習寬恕放下,以遠離憤怒;謙卑尋求原諒,可解脫罪惡感;學習樂觀,將避免憂鬱;學習信任,有助免除焦慮與恐懼。

三、享有喜樂:要慈悲喜捨、愛人如己。

資本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造就了世界的經濟榮景,卻讓人心遠離了群體。唯利是圖成了現代人最高指導原則,也摧毀了人類彼此之間無形的信任與安全感,讓恐懼與憂鬱,成了世界共同的痛苦基調。

要修補人際間感情的裂縫,唯有慈悲喜捨,還有永不止息的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讓這個世界用愛,重新點亮信任與安全感的明燈,讓恐懼與憂鬱褪去,讓如喜樂成為人們臉上永遠抹不去的標記。
(本文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