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逢人便祝其平安喜樂,達賴喇嘛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尋找快樂(心靈面向),現代醫學則要人們追求身、心、靈全人健康與醫治。
整體來說,身體方面,我們要維護健康;心理方面,我們要獲得平安;靈性方面,我們要享有喜樂。其中又以享有靈性上的喜樂,為生命意義的最高指導原則。
一、維護健康:節制欲望、開發活力泉源。
節制欲望,包括不貪食、不過量飲酒、不吸菸、不吸毒、少喝刺激性飲料,以及不過勞、不懶散、不虛榮、不縱情聲色場所。
開發活力泉源的方式包括飲食要均衡營養、生活要規律、喝潔淨的水、呼吸新鮮空氣、曬充足的陽光、定期運動、適當休息與睡眠,也要有正當娛樂。更重要的是,要吸收醫學知識,才可及期發現任何疾病,及早治療。
二、獲得平安:要愈挫愈勇、增長智慧。
生命旅程中,處處有挑戰與誘惑,每個人都要面臨種種重要的生命抉擇;失敗與犯錯,則是成長路上無可避免的荊棘與枷鎖。永不放棄的意志與韌性,愈挫愈勇,堅持到底,往往能闖出一片亮麗天地。
要增長智慧,必先認識真理,諸如離惡行善、愛人如己。在生命的旅途中才不致迷航;吸收與運用知識、經營人際關係、增加社會資源,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覺察與管理負面情緒,學習寬恕放下,以遠離憤怒;謙卑尋求原諒,可解脫罪惡感;學習樂觀,將避免憂鬱;學習信任,有助免除焦慮與恐懼。
三、享有喜樂:要慈悲喜捨、愛人如己。
資本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造就了世界的經濟榮景,卻讓人心遠離了群體。唯利是圖成了現代人最高指導原則,也摧毀了人類彼此之間無形的信任與安全感,讓恐懼與憂鬱,成了世界共同的痛苦基調。
要修補人際間感情的裂縫,唯有慈悲喜捨,還有永不止息的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讓這個世界用愛,重新點亮信任與安全感的明燈,讓恐懼與憂鬱褪去,讓如喜樂成為人們臉上永遠抹不去的標記。
(本文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