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破除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緣生的執著見解,現在引證《中論》的四不生句來作總論。
《中論‧觀因緣品》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世間一切現象的產生,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自我的自性,故稱為「無自性生」。不但,本性是無自性空,連外在的相,也是無自性空。
若從四句推自性不可得,是從世俗諦的角度,破除自性執,名為「性空」;若從四句之名,推其不可得,是從真諦破假相之執,是名「相空」。「自性」與「外相」,皆是空相,這是從總體來論的「從假入空觀」。
從性相俱空的角度,也可再論及到十八空的內容。若觀十八空也是不可得,是為「十八種從假入空觀」也。(詳參《大智度論》十八空)
*以四句破相續假
破除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的自性執,已論遍破「因成假」,再以四句破除「相續假」(四句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在因成假的論破中,不能領悟一切「因」是無自性生,就應轉入「相續假」來破除執見。
相續假,指我們當前一念的念念相續,是前念滅後,再生後念呢?或是前念不滅,後念就生?還是前念亦滅亦不滅,而生後念呢?或又是前念非滅非不滅,而生後念呢?如此推求,此四句亦不可得也。
若知相續無自性,即是世俗諦破自性執,名為「性空」。相續之中,沒有固定的假名,即是真諦破除假相之執,名為「相空」。性相皆空,乃至十八空,都是不可得,是名「從假入空觀」。
*以四句破除相待假
因成假,是取「根」與「塵」兩法和合而成;相續假,是取意根的前念、後念相續意;相待假,是從相對待的角度,來論述心生的「無自性」生意。破除的方式,亦如前面所敘述一般,故,不再贅述。依此,名為「從假入空觀」,開發慧眼,見第一義。
所以,非但有見、三假的煩惱斷除;一切的見惑,也斷除清淨,使真實的正智慧現前。
以上,即是「從假入空觀」,破除有見的內容。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