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內政部於昨天公布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新生兒數約1.2萬人,全年總出生數僅達13.4萬人,低於兔年13.5萬人,也比2022年虎年出生數13.8萬人還低,更創下內政部統計以來歷史新低,顯見龍年效應未發揮作用。自2021年以來,出生少於死亡的負成長趨勢已持續4年,2024年全國人口總數也小幅下降約2萬人,回落至約2340萬人。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台灣人口總數的高峰出現在2019年,達到2360萬人。此後,受到新冠疫情與國際移動限制等影響,人口數連續3年減少,至2022年降至2326萬人,然而,2023年出現回升至2342萬人,2024年則略微回跌至2340萬人。
生不如死擴大 累計48個月
從出生數據來看,2024年1至12月新生兒數為13萬4856人,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76,同期死亡人數則達20萬2107人,導致自然增長數為負6萬7251人,自2021年以來,「生不如死」的情況持續擴大,累計達48個月。
此次龍年效應的失效亦屬歷史首見,回顧1987年兔年,出生數達31.4萬人,粗出生率為千分之16.01;1988年龍年出生數迅速攀升至34.2萬人,出生率升至千分之17.27;至1989年蛇年,出生數則回落至31.5萬人。
類似情況也出現於1999年至2001年間,1999年兔年出生數28.3萬人,2000年龍年增至30.5萬人,2001年蛇年又下降至26萬人;2011年兔年出生數19.6萬人,隔年2012年龍年上升至22.9萬人,2013年蛇年再跌至19.9萬人。
然而,2023年兔年出生數為13.5萬人,粗出生率千分之5.81,正當外界期待龍年效應再現,2024龍年出生數僅有13.4萬,不僅沒有大幅增加還稍稍跌落,顯示龍年不再是拯救出生率的萬靈丹。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總人口未來將持續減少,並於今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與少子化趨勢,老化程度將進一步加劇。
桃園人口增幅 全國居冠
據內政部最新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底,相較於2023年同期,人口增加最多的縣市為桃園市,總計增加2萬1203人,不僅人口增幅全國居冠,也是六都唯一出生數超過死亡數的縣市,主要與其區位優勢、就業機會增多以及宜居環境密切相關,成為吸引家庭與年輕族群遷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統計顯示,2024年12月底較去年同期,人口增幅最為顯著縣市依序為,桃園市增加2萬1203人,累計達249萬人居冠;台中市增加1萬4692人,累計286萬人;新北市增加5881人,累計共404萬人;新竹縣增加5352人,累計達5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