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健保總額終於拍板,核定為9286億元。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表示,今年度健保總額為5.5%,為連續2年核定成長率達到行政院核定的上限,比去年增加484億元,為歷年成長金額最高。
行政院去年核定的2025年健保總額高推估為5.5%、低推估為3.52%,去年9月健保總額協商時,西醫基層及醫院沒有達成共識,因此採取付費者代表成長率4.604%,以及醫界代表方案5.171%,兩案併陳交由衛福部長拍板。去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為4.7%,為首次達到國發會上限4.7%,當時是為加強護理人員待遇,補足疫情後人力流失。
陳真慧表示,因應人口老化、新醫療科技進步、確保醫療服務量能充足以及強化全人醫療照顧,今年健保總額參採醫界、付費者建議方案,以及整體政策考量後,核定為9286.248億元,成長率為5.5%。推估今年底安全準備推估可達法定1個月以上的保險給付支出,無需調整保費。另外,健保總額也將公衛、保健相關項目共約111億元移出,改以公務預算支應。
陳真慧指出,今年度總額在「新醫療科技」、「藥品及特材給付規定改變」及「暫時性支付」,編列81億元。為保障罕見疾病、血友病患者就醫權益,在「罕見疾病、血友病藥費及罕見疾病特材」相關編列180億元。在偏鄉醫療部分,包含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西醫資源不足等共有約39億元。針對精神醫療照顧的長效針劑也有31億元。另外,健保擴大在宅急症照護,針對居家醫療照護、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助產所、精神疾病社區復健及轉銜長照之服務共約94億元。
各部門總額預算分別為,牙醫總額成長率為4.679%,548億元。中醫總額成長率為5.274%,342億元。透析預算總成長率為3%、478億元,其中醫院總額分配247億元,西醫基層227億元。醫院總額成長率為5.5%、6438億元。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為5.5%、1750億元。其他預算209億元,新增約16億元。
癌症、罕病團體 憂新藥難納保
衛福部昨公布今年度健保總額,醫界曾要求退出的罕藥專款,於總額中編列180.26億元,新醫療科技、藥品及特才擴大給付、暫時性支付共編列81.02億元,並以公務預算額外挹注癌症新藥50億元。癌症病團、罕病團體雖認同增加預算,但對目前預算規模能否將等待給付的藥物全數納保,仍然悲觀。